笔趣阁
笔趣阁 > 皇帝培养手册 > 第1879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79

  皇帝培养手册

而管统自己则立即举全军离开了弓高县,并未在此县停留,哪怕只是几天的时间。


用一句话来形容管统在此战之中的表现,用进退有据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一方面,因为管统是亲自领兵出征,平定的弓高县,由他亲自看着,即便军中偶有扰民的事情发生,也很快就被强力平息了。


另外一方面,管统平定的只是河间国境内的一个县,而不是几个县,他这么做的目的,也仅仅只是不想让河间国境内爆发的大规模兵乱,波及到自己所统管的平原国境内,仅此而已。


刚刚才归袁绍,这个曾经上司的父亲的直管,在冀州境内各方关注之下,管统原本打算只是夹起尾巴来做人的,即便是他相对比较擅长的屯田,也并没有敢在平原国境内大规模推广,而只是在平原国国都所在的平原县一地的境内,且是小规模的推广。


只是让管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以之前他认为的袁绍在冀州,不,哪怕是在整个河北地区强大的威慑力之下,小小的黑山贼居然已经连续两次出兵搅乱了冀州,乃至北面幽州的局面,而袁绍却丝毫没有应对的方法,为了平原国境内一地的百姓,也为了不让这个青州人在冀州人面前丢了面子,别逼无奈之下,他才不得不选择有限度的出兵,奇袭弓高县,消灭了之前占据此县城的乱兵。


前文提到过,属下无令而带兵越境平叛,在绝大多数君主,或者割据一地的军阀严重,都是逾越本分的举动,故而,在完成了自己预设好的目标之后,哪怕弓高县县城内的百姓联手极力挽留,可是,管统最终还是带着他的所有兵马,全都急匆匆地赶回了平原国。


有了沮授在此次变乱之中有些不妥的举动,管统作为平原国国相,却越境带兵出兵河间国的这件事情,在袁绍的眼中,逾越的度也就没有那么严重,甚至是无足轻重了。


那么,沮授在出兵替河间国平叛的时候,在袁绍的眼中,做了那些不妥当的事情呢?


首先,第一条,就是沮授亲自选拔的别部司马当中,奉命带兵到文安县平叛的那个小将,在城内一系列暴行居然引发了该县县城第一次兵乱。


以至于,在这次兵乱当中,超过五千多无辜百姓死于这场原本可以避免的,亦或者,他们曾经有机会可以躲过这次无妄之灾当中。


说其是可以避免的,是因为如果沮授选择任何一个其他小将来到文安县的话,肯定都不会出现这样的坤乱局面。


说城内的那部分不幸冤死的百姓原本可以躲过此次劫难,是因为,当初,高览选拔来文安县的部将高朝曾经在城内发布过消息,招募愿意跟着他们一起去黑山,一起定居生活的百姓。


若是以往的任何时候,高览让部将在冀州任何一座县城的发布眨眼的消息,都不会奏效的,顶多就是将极少部分在官府那里遭受到了冤屈,无处申冤,甚至是已经被关入到牢房内而被解救出来无辜罪民愿意继续愿意跟着他们。


乱世人命不如鸡,宁为太平犬,不为离乱人。


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高朝来的这个时期,恰恰就是整个河间国最为黑暗的一段时期,前文提到过,辛评上任后,对于河间国国内除了易县之外的其他所有辖下属县的三个主官都开了价格,文安县也不例外,比起高阳县的那个扒皮县长,文安县的县长也是个贪婪成性,想要将整个文安县的财富尽殓入到家中的。ζΘν€荳看書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schildrenlibrar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schildrenlibra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