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574章 韩侯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74章 韩侯岭

  三国求生手册

霍太山口的韩侯岭是太原郡通往上党郡的必经要道之一。


公元前196年时,北方陈豨反,与匈奴联合进犯中原,高祖刘邦率师亲征。


当时有人传言韩信欲谋反,吕后又看韩信不顺眼,乃有未央宫之变韩信被杀。


韩信死后,吕后遣人带韩信首级前往山西代县交给刘邦,使者行至霍太山时恰逢刘邦凯旋归师。


刘邦终究是感念韩信的功劳,决定就地厚葬。


他亲自为表率,带领大军每一人捧土一掬即堆成韩信之墓。


事后,建有韩信墓的山岭便被当地百姓称为韩侯岭。


再然后,韩信墓前还建起了韩侯祠,只不过因为地处偏远,香火着实一般。


不过平时没什么人来往的韩侯岭上,今天却十分热闹。


有一伙人在扈从的护卫下来到韩侯祠里祭拜韩信。


为首一人身材欣长,虽然一身戎装,不过却有几分文士气度,乃是昔日黑山贼头目张燕手下的首席大将杜长。


另一人长得五大三粗,胳膊肘比正常人大腿还粗,乃是陶升的乡里好友“傻大个”晏姜。


他二人来到祠堂里时,早就有人提前整理好了香案,摆上了一只野猪头当祭品。


杜长上前拿起线香点燃拜了三拜,口中念念有词却听不清念叨什么。


晏姜却没那么讲究,只是略一拱手道:“韩侯若是有灵,且保佑我等今天行事顺利,好好干刘曼一票。”


杜长转身对他笑道:“晏兄弟看上去怎比我还像落草的巨寇。”


晏姜道:“哈哈哈,我当年可也是做过无本买卖的,当年的老本行没拉下。”


杜长道:“也是,若非晏兄弟有这一遭经历,也不会安排来假扮盗贼。”


黑山之战时,杜长已经彻底投向了颜良,在最后虎头山一役中劝说周边山寨的人投降,让讨逆营将士们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黑山之战后,杜长被安排在上艾营督昌琦手下当军候。


一开始,昌琦还十分看不上这个投降的山贼头目。


不过在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却发现杜长颇为识趣,与士人打交道也很有一套。


昌琦便索性把杜长打发回黑山里去,协助上艾县官吏管理黑山众新建的屯田堡寨。


在颜良启动针对并州的计划后,如杜长、习资、汲陌、晏姜、唐朝这般曾经有过山贼经历的,都被挑选了出来组成一支特别的队伍。


杜长因为对黑山最为了解,算是这个计划的主要执行人之一。


就比如洞过水那边阻断商路的那伙黑山贼,名义上是以张坦的名义行事,实际上张坦只是一个傀儡,真正能说的算的还是杜长、习资几人。


当潜入太原城的习资等人提议劫掠刘氏商队的时候,杜长也同意这个行动,并与晏姜一起带着一股兵马赶来霍太山埋伏。


祭拜过了韩信后,二人出得祠堂外,来到祠堂后那片密林里,密林中此刻正坐着百余名“山贼”。


仔细看去,这些贼兵身上的衣服五花八门,有的还破破烂烂,简直如同乞丐兵一样。


他们手持的武器也是一样,刀、剑、矛、戟、钉锤,样样都有。


这些衣服和武器当然不可能是讨逆营的制式装备,乃是昔日剿灭黑山贼后的缴获。


其中一些实在不堪用的回炉再造,一些还能用用的便被收集起来分发给乡兵县卒使用。


这次既然他们要进入黑山假扮山贼,那当然要演戏演全套,把这些破烂玩意翻了出来。


讨逆营全军早就已经换上了新的制式装备,这一次换上这些破烂武器后还产生了普遍的不适应,为此好生操练了一番。


虽然衣服、武器都看上去不咋地,但大家的生命安全仍是放在首位,所以“贼兵”们破烂的衣服内里都衬着一层精良的皮甲。


从这一片密林所在的斜坡往下,就是霍太山口,也就是刘曼商队所要行进的道路。


而在这片山坡的对面,也是一个山岗,上边同样埋伏了百余名“山贼”,由石邑营屯长孟条率领。


由于霍太山一带并不是“新黑山贼”的地盘,他们算是越界捞食,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所以出动的总人数不多,也就三百多人。


按照他们的计划,这些人手对付刘氏商队两百来号人,双方人数差不多的情况下,以有备击无备,以虎狼之师攻打半护卫半伙计的队伍,肯定是手到擒来。


杜长从林木的阴影里往山坡下的山道看了一眼,又望了望北边远处,说道:“这时间也差不多了,从箕城到此处也就半天路程,怎还没到?”


晏姜道:“来人不是报了么,这次刘曼要随商队同行,许是这厮中午要多休歇片刻才耽误了。”


杜长嗤笑道:“我认得这厮,以前在黑山里的时候,就见过此人一次,肥得和头猪一样,想必是要多休歇休歇。”


晏姜道:“却是可惜了,不能把这厮一并给干了,你说我们又要劫下商队,又要放走这厮,难度不小啊!”


杜长道:“不必担心,这种身家巨万的豪商,一旦察觉到危险,定然会带上扈从率先逃离,丢下商货为饵,我可是见了多了。”


晏姜哈哈笑道:“还是杜兄弟有经验,我却没想到这一茬。”


二人谈笑间,突然听到北边道路上响起奔马的蹄声,连忙止住了交谈齐齐望去。


由于山势阻隔,并看不到来人踪影,只能听到声音。


晏姜道:“奇了怪哉,这蹄声为何这么急?不像是商队啊!难道是过路的旅人?”


杜长道:“单骑而来,也可能是前来打探消息的斥候。”


晏姜皱眉道:“斥候?他们商队还需要斥候么?”


杜长道:“有些行事小心的商队的确会派斥候在前方探路,也不对啊!这人骑这么快,耗尽了马力,若是发现什么迹象岂不是走都走不脱?”


晏姜道:“是这个理,还是让儿郎们小心掩藏好行迹,莫要被发现了。”


没过多久,来人便转过一道山坡,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schildrenlibrar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schildrenlibra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