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562章 天子的托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62章 天子的托付

  三国求生手册

散朝之后,小皇帝刘协在众内侍的前呼后拥下返回寝宫。


说是寝宫,实际上也只是大一些的屋舍罢了。


因为雒阳被西凉贼纵火焚毁,天子不得不在曹操的建议下暂都许县。


如今雒京的重建工程仍在继续,因为经费原因进度缓慢,建成之期遥遥无期。


在朝堂上,以及在路上,刘协基本上很少说话,表情严肃,显现出与他这个年纪不相称的成熟。


不过当他回到寝宫后却不再维持着那份严肃表情,整个人放松了下来,如释重负。


皇后伏寿迎出来道:“县官,下朝啦?”


刘协与伏寿也算是患难夫妻,二人一起从长安艰辛跋涉逃离西凉贼的控制,回到雒阳,没曾想是刚出虎口又入狼窝。


长时间的苦难,让二人之间的感情比平常的帝后要更好。


刘协道:“嗯,又当了一天傀儡木偶。”


伏寿道:“县官不必在意,如今县官年纪还小,理政经验不足,待县官再大一些,朝廷大臣们会更看重县官的意见。”


刘协压低声音道:“还小?我都二十一了,即便是普通百姓也加冠一年多,哪里小了。分明是有些权臣不把我放在眼里,着实可恨!”


伏寿忙向屋外张望,发现只有几个跟随多年值得信任的侍者侍女在才稍稍宽心。


“县官莫要置气了,此话在心里想想便罢,还是不要说出来为好。”


刘协毫无形象地箕坐在床榻边沿道:“哎……!不消你说我也知晓。董卓、王允、李傕、郭汜、杨奉,这些人一个个地都不把我放在眼里,原以为曹操是个忠臣,哪想到貌似忠悃实则大奸似忠。”


伏寿来到刘协身旁,轻轻为他抚背道:“县官,莫要再说了,让那奸贼的人听去就不好了。”


刘协怒道:“难不成这奸贼还敢害我不成?!”


就在去年,因为董承谋诛曹操之事牵连,曹操索求董承之女董贵人杀之。


当时董贵人已经怀有身孕,刘协多次派人求情但曹操不为所动,终于诛杀董贵人。


连自己宫中的女人都保不住,这让刘协深受打击,内心愈发忌恨曹操。


皇后伏寿与董贵人关系很一般,但却不是因为董贵人之故,而是因为她的父亲董承。


昔日皇帝寻机离开长安东归,李傕、郭汜察觉不对后派兵追击,击败天子的护卫兵马。


皇帝趁夜渡河,条件简陋,六宫皆步行出营。


当时皇后手持缣布数匹,董承指使符节令孙徽以兵刃胁迫抢夺。


皇后的侍者上前阻拦,孙徽竟然出手杀害侍者,侍者的血溅到皇后的衣服上。


虽然皇后至今也没搞懂董承为何行此冒犯之举,但哪里会与董承之女友爱。


不过董贵人从行宫中被捕拿杀害,仍是让伏皇后物伤其类,深感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平日里多有劝慰皇帝隐忍。


安慰了皇帝一番后,伏寿也不愿就这个话题多谈,便引开话题问道:“县官,今日朝堂上可有什么大事发生?”


刘协道:“确有一事甚是稀奇,是众臣议论大将军明发表章之事。”


伏寿问道:“此事不是已经议了几天,并无结果么?”


刘协道:“我原以为今日也是如此,不想董昭提出要应大将军之请,封拜颜良,令我大为讶异?”


伏寿疑惑道:“董昭?此人不是投靠了曹操么?为何竟会为袁绍说话。”


刘协道:“我也不知,且董昭所提对颜良封拜之事极为隆重,不仅封其为高邑侯,还拜度辽将军,领常山相,都督幽、并二州沿边诸郡军事。”


伏寿张口结舌道:“啊?如此隆遇?此议通过了?曹操也答应了?”


刘协道:“是啊!前几日众议不决,今日竟众口一词,曹操也并不反对,定是他暗中授意。我就纳闷了,先前车府令不是对我言,颜良曾在兖州、在官渡屡屡击退过曹操,令曹操功亏一篑么?为何此次却要如此厚赏颜良?”


皇帝所言的车府令是屯骑校尉伏完之子,皇后的长兄伏德。


伏德在皇帝东返时任中宫仆,都许后拜议郎,封为列侯,迁车府令,主管天子乘舆诸车,是皇帝御用车辆总管。


刘协居于深宫,除了朝堂议事外,几乎不知外界消息。


伏德作为天子近臣,时常把外界的消息禀告给天子知晓。


官渡之战的消息,虽然曹操一系的臣僚对其中一些败事三缄其口,但仍被有心人在暗中流传。


伏德知晓天子忌恨曹操,颇是投其所好,把听来的传言告诉了天子,所以天子竟然知晓颜良的名字。


伏寿一介妇人,虽然耳濡目染对权势斗争有所体悟,但对这种太过复杂的朝堂之事也不甚了了,答道:“妾亦不解,不若召兄长来垂询一二?”


皇帝听从了皇后的建议,召来车府令伏德询问。


伏德虽然秩禄不高,但作为内朝之臣也有份列席朝会,当时就把众臣的反应尽收眼底。


他毕竟见多识广,政治经验要比帝后二人丰富得多,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司空故意赐高邑侯高官显爵,乃是欲使其受大将军所忌,若河北上下疑心,则不成司空之患也。”


刘协恍然大悟道:“你是说封赏颜良,会令袁绍猜忌?”


伏德道:“高邑侯连连建功,在河北独树一帜,不遭人忌也难,司空此举乃推波助澜之计也!想大将军的奏章之中,亦有提及幽州刺史袁熙、骑都尉牵招等人,然董魏郡却提都不提,但言封赏高邑侯,其用意昭然若揭。”


刘协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这颜良能屡败曹操,看来是个有本事的,却不知其心意如何,是否忠于汉室?”


伏德心知小皇帝动了招揽心思,虽然他也不认得颜良,不知此人究竟如何,但仍是顺着皇帝的心意道:“其人除黑山之患,平幽州之乱,当为大汉忠臣无疑。”


刘协叹道:“只可惜如此忠臣良将,朕竟不能得见,不能为用乎!”


伏德劝慰道:“陛下切勿忧心,有此忠臣良将在外,朝堂上的奸臣方才不至于太过肆意妄为。”


刘协又叹道:“也只能寄望于此了,伏卿,你以为,朕可有办法拉拢颜良?”


伏德闻言一警,问道:“高邑侯远在河北,陛下意欲何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schildrenlibrar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schildrenlibra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