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271章 捷报频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1章 捷报频传

  三国求生手册

拿下卢县之后,积压在袁谭心头两个多月的郁气一扫而空,心想终于也算是在正面战场之上立下大功,可以一雪前耻。


卢县城中的零星战斗尚未结束,治中华彦和主簿孔顺便向袁谭提议立刻拟文上疏,要向邺城的袁绍报功。


正巧辛儒从城下返回,听闻之下连忙阻止了袁谭,说道:“使君,如今卢县尚未完全平定,似不急于上疏,且此事若由使君上疏,不如由张将军上疏为美。”


袁谭虽然子粗疏,但也不傻,经过辛儒提醒,立刻反应了过来,问道:“那当如何让张将军代为美言”


辛儒道:“张将军在此战之中多有辛劳,眼下又甘愿为使君佯攻,实有大功,使君当速遣人召张将军于城中相会,并大开卢县府库嘉奖张将军所部。”


袁谭对金银财货并不太在意,在意的只是袁氏嗣子的份,当下便应道:“合当如此,便由伯宁前往致意如何”


辛儒刚要答应,治中华彦抢先道:“辛君方才在城下辛苦了,不若下吏前往一行”


却原来华彦先前的提议本已经得了袁谭的准,但被辛儒一个小年轻当面反驳,心想你族叔辛评资历老倒也罢了,什么时候轮到你一个孺子也来出风头,当下便出来抢了这交好张郃的差事。


辛儒瞥了华彦一眼,知道此人是袁谭的亲信,便闭口不言。


袁谭对下面之人的心思毫无察觉,说道:“如此也好,有劳治中前往。”


卢县城内的残余抵抗很快被平息,袁谭与张郃分从两边入城,当晚便在原有济北国相府邸里设宴相会,至于原来的国相季阐则已经沦为了阶下囚。


袁谭是青州刺史,又是袁绍长子,份比张郃高了不止一点两点,所以自然是袁谭设宴相请。


宴席的安排工作是由青州主簿孔顺负责,袁谭、张郃、中郎将文浦、治中华彦、主簿孔顺及两边军中将校依次而坐。


辛儒虽然也有份列席,但他的座位被安排在了十分靠后的角落里,与几个主张兵械粮草的主事为伍。


虽然辛儒只是一介白无官无职,但好歹辛儒是辛评遣来的信使,且在先前建言献策立下功劳,无论怎么说都不应当被安排在如此末尾的座位。


辛儒受到严重的不平等待遇,虽然心里十分不忿,但也能压下怒气,冷眼旁观堂内众人的表现。


他能感觉得到华彦与孔顺对他的敌视,自己先前阻止他二人上疏的建议绝对是出自公心,根本就没存了私念,但华彦就要抢着去张郃面前报信,孔顺又故意羞辱自己,实在是有些过分。


莫说自己尚且不是袁谭的手下,即便是,不也应当先助袁谭夺下嗣位,再论功行赏么就因为自己表现显眼,便受到排挤,而袁谭也浑如未觉。


有如此蠢劣的手下,又有如此愚钝的主上,看来这袁显思难成大器,前途堪忧。


宴席之中袁谭与张郃十分和睦,张郃既然十分配合地让出了破城首功,自然也没有理由此时再拂了袁谭的面子,答应如实上疏表功。


见张郃答应了此事后,袁谭更异常大方地表示准备引军回平原郡内的祝阿县,将卢县交给张郃驻扎。


这酒过了七八巡后,袁谭仿佛才想起辛儒来,召辛儒近前问道:“伯宁此番专程前来,实是有功于我青州,我辟伯宁为簿曹从事,不知伯宁意下如何”


簿曹从事是刺史属吏,掌州中财谷簿书事,虽然不比治中、别驾、主簿显赫,但也算是个美差,对辛儒一介白而言,可以说袁谭开出的条件并不差。


若是袁谭早一些提出征辟,或许辛儒便也就答应了,但他想想刚才华彦、孔顺等人的举动,这心里便有些膈应。


辛儒分别扫了一眼华彦、孔顺,然后揖礼道:“在下奉族叔之命前来,自当回邺城复命,恐暂时难以应下使君的辟命。”


袁谭道:“那也无妨,伯宁回邺城复命之后再前来青州不迟。”


辛儒却不肯就此答应,只是推脱要问过族叔的意思再说。


袁谭见他不愿,便也只得作罢。


宴席过后,华彦、孔顺随袁谭回到内室后,华彦说道:“使君,我看那辛儒为人着实倨傲,居然不识好歹拒绝了使君征辟,无礼之至。”


孔顺也火上添油道:“怕是辛伯宁看不上在青州任事,一心想要回邺城吧”


袁谭虽然迟钝,但大致好歹还是分得清的,只说道:“辛氏叔侄也是一番好意,此些话便莫要再提了。”


辛儒在卢县待得甚是无趣,当下便要直接返回邺城,不料城西的张郃却遣人请他过去一见。


辛儒还以为张郃找他有什么大事,却没想到张郃只是向他打听常山之事。


张郃带兵南下之后,与北边的消息传递便不那么通畅,此刻还不晓得颜良在常山花活一又一,搞得风生水起。


虽然辛儒是从邺城来,好歹离开常山近多了,便顺道打听打听。


辛儒在离开邺城前,孙轻、周麻脸之事还未发生,他只听说常山在搞募兵比武以及获准推行盐铁酒专卖制度,便把所知的消息告诉了张郃。


张郃闻言之后感叹道:“还是立善逍遥自在,远胜过我在卢县餐风露宿。”


辛儒也跟着感慨道:“我亦听闻颜常山到郡后地方上气象一新,大大刹住了黑山贼的气焰。”


张郃道:“立善兄有勇有谋,解决黑山之患料也不难,届时可再提兵南下,共击曹逆。”


辛儒道:“但愿如此,只是战事恐迁延久,劳师动众。”


辛儒作为一个旁观者,认为袁曹之间的这一场大战并没有那么简单,虽然济北取得了些许成果,但在济、陈留、河内等地连连败退,形势显然不怎么乐观。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schildrenlibrar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schildrenlibra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