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262章 分而化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2章 分而化之

  三国求生手册

席间众人都不曾想,崔琰一句玩笑话引得旁人隔帘递话,纷纷隔帘望去,看见外边通道上站着俩人,似乎是正巧经过他们门口。,


张揖毕竟是常山掾,又听帘外之人声音有些熟悉,便率先道:“是哪位朋友在外?”


张揖一边说一边起身掀开帘子朝外看,这一看却发现都是熟人,一个是中部督邮钜鹿人时苗,一个是决曹掾真定人夏侯兰。


张揖忙拱手道:“原来是德胄兄与承锜兄,二位兄台也来此间饮宴?”


时苗只是打量单间中人,并不言语,反倒是一旁的夏侯兰寒暄道:“正是,德胄兄难得来真定,我欲略尽地主之谊,不料却巧遇稚让兄。”


督邮的职能不消我说大家都知道,是个巡行各县的监察官,而决曹掾则是主罪法事的法官,二人从事的工作有些相关,正巧都来真定处置公务。


夏侯兰作为真定本地人,在下班之后自然要招待一下时苗,于是也来到这家酒肆二楼,无巧不巧地路过崔琰等人的单间门口,听到那句玩笑话。


时苗为人严于律己且嫉恶如仇,过去的仕途一直不怎么如意,这回受颜良征辟来到常山任为中部督邮,正所谓知人任用。


时苗之前就对颜良在战阵上的功绩十分佩服,来到常山与颜良接触之下,觉得颜良不仅仅精于战阵,于政务上也多有见地。


且颜良不专权,知道放权给辛毗等,让常山国内显现出一股新气象。


可以说,这些时日来,时苗已经成为了颜良的小迷弟,这听到有人随意品评颜良,自然心里不快,便出言反驳。


张揖此刻最是尴尬,他与时苗、夏侯兰份属同僚,而崔琰又是他的好友,最关键的是他们在单间里说几句涉及到上司颜良的玩笑话正好被时苗听到。


看着时苗略显严肃的脸,张揖忙解释道:“揖与几位友朋正好在此间小聚,有幸得见二位,不若入席一坐?”


说话间,时苗却认出了里边的崔琰与公孙方,说道:“我料是谁,原来是崔季珪当面。”


崔琰也识得时苗,走了出来拱手道:“呵呵,时督邮,久仰!”


时苗问道:“方才是何人品评颜府君?”


崔琰也不避让,答道:“正是区区。”


时苗面色一肃,说道:“颜府君前在兖州连下十余城,于乌巢、官渡危急之时,挺身而出力克曹逆诸将,救下无数冀州子弟。来到常山之后,又接连剿灭黑山贼匪,使国中焕焕然一扫阴霾之气。所建皆是非常之功,岂是汝等可以轻易置评?”


时苗这番话就差指着鼻子骂人了,但崔琰听了后却也不生气,只笑道:“时督邮所言甚是,可颜府君难道不是如你我一般,双眼双耳双手双脚么?”


“你!哼!”


见崔琰只是胡搅蛮缠,时苗也不屑与他多话,便径直拂袖而去。


夏侯兰对崔琰之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见崔琰风度翩翩,遭受指责也不置气,心里便生了几分好感。


他可不似时苗这般暴脾气,便向张揖、崔琰等人拱了拱手后追着时苗而去。


待二人走远,几人回到单间内,仲长统说道:“此人倒是狂傲得很。”


张揖解释道:“时德胄性情梗直,素来便是如此,并非刻意为之。,”


反倒是被时苗一顿怼的崔琰浑不在意地笑道:“我亦知道此人,本就是我等在人后拿颜常山开玩笑,被他的下属指责一二亦属寻常尔。”


话音刚落,帘幕之外又有人说道:“怎地要拿颜府君开玩笑啊?”


单间内众人面面相觑,心想怎么又有人来。


不过这一回却不是来找茬的,来人正是毕轨,毕轨掀开帘幕,见在座济济一堂,躬身道:“轨见过张,崔君、公孙君。”


张揖笑道:“昭先怎来了?莫不是时德胄与你说的?”


“时德胄?他也来过?”


“原来昭先还不知此事。”


张揖简略解释了一二,毕轨才知晓刚才时苗与崔琰的小冲突,他也不在意,只道:“崔君、公孙君,明府已知二君来到真定,特意吩咐我前来致意,还说二君若有暇前往,明府必扫榻以待。”


见毕轨说得客气,崔琰与公孙方也答道:“谢过颜府君,谢过主记,我等有暇自然会面谒府君。”


张揖又向毕轨介绍了仲长统和满维二人,毕轨与他们分别见礼之后也不多留,便回去复命。


东平国与山阳郡紧邻,满维听毕轨的声音颇似乡音,问道:“此子似是兖州人士,为何却在颜常山手下为吏?”


张揖答道:“明府素来不拘一格降人才,手下人才来自各郡各国,莫说毕昭先出身东平世族,便是一介流民也能拔擢到军候之位,而那灵寿县令更是交址南海郡人氏。明府有言,他求贤若渴,不论是何人才皆是多多益善。”


满维出身东平昌邑满氏,与曹操的心腹满宠同出一族,但早就出了五服,关系疏远得很。


满维这一支小门小户,除开一个士族身份外,也没剩下什么值得称道的门望,所以满维很是有几分上进心思,听闻此言很有几分想法。


张揖这话半是回答满维,半是说给崔琰与公孙方听的,他作为二人的好友,自然希望他们也在常山为吏,正可多多照应。


崔琰闻弦歌而知雅意,说道:“既然承蒙颜常山看得起,崔某自然要面谒拜见。”


公孙方素来唯崔琰马首是瞻,又在一旁看见了满维颇为意动的表情,便说道:“我等一同游历至此,自当同往拜谒,公理与泱阳意下如何?”


仲长统还未回答,满维便答应道:“若不冒昧的话,自当前往拜谒颜常山。”


仲长统性情豪爽洒脱,不似满维这般力求上进,但这年头的士人都不会拒绝与权贵接触,便也欣然应允,众人便相约明日一同拜会颜良。


处在军营之中的颜良还不知道真定城酒肆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他刚刚在营里处置完了公务,打算回城中宅邸里休息时,却来了一个意料之外但期待已久的访客。


军帐之中,颜良面前坐着一个年近四十的精壮汉子,此人身着武官红袍,银印青绶,头戴皮弁,乃是二千石大员装束。


此人虽然五官并不突出,但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仿佛能将人洞察透彻。


来人名叫陶升,字元亨,乃是魏郡内黄人氏。


陶升原本是内黄县内有名的轻侠,后在县中为吏。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schildrenlibrar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schildrenlibra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