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秦时小说家 > 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公羊绝学(求票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公羊绝学(求票票)

  秦时小说家

“欲将何等天下交予后人,寡人可功?”</p>


“寡人可罪?”</p>


中央学宫那边的许多信息和言论,近来国府那边和王弟都有上呈,许多事情并非那般简单。</p>


若说灭齐之后,秦国一统天下的局面回归上古三代,绝非秦王政所希望看到。</p>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p>


这是商君当年的言论,自己一直记得很清楚。</p>


自商君变法百多年来,秦法也是不断的给予休整,然则根基未改,那是秦国的强大之基。</p>


中央学宫内有些言论觉得大秦将来无需将大争之世得法治绵延,只需要王道便可。</p>


那才是无稽之谈。</p>


果然一统诸夏,那么,接下来的秦国不是上古可比,也非三代可比,奠定一个何等的根基。</p>


秦王政一直在思忖。</p>


长生!</p>


也许真的有。</p>


若然自己等不到那个机会呢?</p>


唯有将大秦打造一个万世不坠的国度,留给后世一个强悍的大秦,所谋便是根基。</p>


自己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留给后人?</p>


秦王政自觉是自己的过错。</p>


这个问题本该自己解决。</p>


“虽难!”</p>


“也简单。”</p>


“昔年商君变法,推行的种种策略,便是涉及秦国各个方面,短短二十年,秦国大变。”</p>


“如今,诸夏即将归一,大王欲要有变,可以为之参照,欲要一次将所有的事情做好,那是决然不可能的。”</p>


“就像大王身前的这株鲜花,现在为之休整,看起来很是漂亮,很是幽香。”</p>


“然则,数日之后,这株鲜花就会有其它的变化,需要再次为之休整。”</p>


“当然,那时候的休整就简单了。”</p>


行至王兄身侧,看着王兄手中把玩的一朵鲜花,许多事情看起来越是复杂,实则往往很简单。</p>


因为复杂和简单本就是阴阳的两面。</p>


治国之道如同剑道,诸子百家的传承剑道千万种,九层以上都是一招招、一式式很繁琐。</p>


可真正强大的剑招和剑式需要那般繁琐?</p>


不需要!</p>


鬼谷的至高剑术就很简单,起码看起来很简单。</p>


“武真侯所言……总是令寡人舒心不少。”</p>


“也许可武真侯往昔所言那般,秦国真正需要的东西已经存在了。”</p>


任何一件事、一件决策都不会是凭空出现的。</p>


欲要定下一策,定然现在已经有了,或者已经有了雏形,方可为己所用。</p>


秦王政视线落在手中的鲜花上,没来由的已然思绪已然清静许多,心间深处掠过商君当年的一道道策略。</p>


丹凤之眸闪烁亮光,似是想到了什么。</p>


“那……武真侯以为于大秦来说,封建邦国与郡县一体,哪一种更合当下?”</p>


将手中的花朵抛了出去,落在面前的花园之中,落在花园的大地之上,生于此,眠于此。</p>


话语将来之策,秦王政再次笑语。</p>


“哈哈,哪一种更合当下?”</p>


“大王此问甚妙,中央学宫内的一些学员都为言语何种最好!”</p>


“记得玄清与大王说过,封建邦国和郡县一体各有优劣,前者之优,在于血脉之优。”</p>


“分封诸国以为拱卫天子,从大周立国三百年来看,自有其优点,没有大周的分封诸国,诸夏之地不会拓展至辽东、陇西、北胡、岭南。”</p>


“前者之劣,其专在下,故而有了春秋以来数百年的烽火不休。”</p>


“百多年前,商君在秦国推行郡县一体,乃是将属于老世族的力量纳入中枢,强化君主对于整个秦国的掌控。”</p>


“优点不必多说,秦国治下诸多郡县牢牢掌控再中枢,取才与任命出至中枢。”</p>


“其缺点,也就只有一个了,其专在上,自孝公以来,大秦历代先王均可为英主。”</p>


“果然将来秦国出现昏聩之主如何?手持社稷重器,一举一动无可制约,便是如道家的阴阳失衡,行入极端。”</p>


“那个结果更甚前者。”</p>


只有最合适的,没有最好的。</p>


周清闻此,亦是颔首笑语。</p>


封建邦国、郡县一体两者都可选择。</p>


没有无所谓谁更好。</p>


岁月长河之中,王兄选择了郡县一体。</p>


可其后的那个庞大帝国却选择了两者混合而成。</p>


甚至于千年之后,这两种制度仍旧存在,在数千年前之后,仍旧存在。</p>


“昏聩之主!”</p>


“只要不破坏秦国自成一体的法治,也当无碍。”</p>


秦王政沉吟数息。</p>


王弟所言固然有理。</p>


昏聩之主?</p>


这一点谁都没有办法保证!</p>


强如赵武灵王,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略有不慎,便是有了沙丘之变,晚节不保,被生生饿死在宫殿之中。</p>


可……只消秦法不被触动,一切当自行运转。</p>


“果然为昏聩,已非德行之昏聩。”</p>


“大周幽王轻易点燃烽火,以观诸侯慌乱之象,那就是一个外显。”</p>


周清摇摇头。</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schildrenlibrar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schildrenlibra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