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第一侯 > 第一章 哭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章 哭殿

  第一侯

成元八年九月二十五,皇帝回京途经河南道宋州,遭遇叛军奸细刺客潜入,宰相崔征、三皇子奋勇救驾身死,皇帝亦重伤不治。


万幸楚国夫人以身相护皇后五皇子幸免于难。


皇帝临终前,指五皇子为新帝,封楚国夫人第一侯,摄政监国。


诏书下发三日后,大殿里的哭丧声犹自未绝,宋州里外兵马奔驰,大街上茶楼酒肆店铺门窗禁闭,没有任何闲杂人走动。


一辆马车缓缓从城门驶入,前后兵将簇拥围护。


看到这俩车,行宫外几乎密不透风驻守的兵马立刻分开一条路,两边肃立,不查不问。


马车停在门前,包包一手撑开伞,一手扶裹着黑披风的李明楼下车。


李明楼穿过宫门长驱直入,行宫里也到处都是兵将,原先的禁军都不见了……他们在守护皇帝的时候死战而亡。


尸首就摆在正堂前的空地上,除了他们,还有死难的一些太监宫女,另一边则是被诛杀的叛军刺客。


皇帝准备的很充分,假扮刺客的人手都是找的生面孔,叛军的旗帜标记也都齐备……


冒充的是安德忠的兵马,太原府被击破后,史朝向北逃去,安德忠则靠近这边,顺理成章理所当然……


故事编的细节周到,省了他们费心,当天晚上就能召文武大臣们进宫来看现场。


李明楼目不斜视越过堂前的尸首。


屋宅里哭声震天。


衣衫不整的官员们跪了一地,大多数都是半夜赶来的,三天了也顾不上整理仪容,因为悲伤过度或者不吃不喝不断有人晕倒。


太监们拎着汤水穿梭其间,劝说大臣们进食,将晕倒的官员抬到隔壁房间太医们救治,忙忙碌碌来往不停。


三口棺材摆在正中,仓促收着皇帝三皇子和崔征的尸首。


皇后抱着六岁的五皇子,带着后妃公主们跪在另一边痛哭。


“夫人来了。”站在门口的太监道。


他的声音并没有很大,但室内的哭声顿消,所有的视线看过来。


李明楼摘下兜帽走进来,包包收起黑伞紧随身旁,这是元吉给他的吩咐,寸步不离。


现在她带着随从哪里都能去,也没有人能质问她失礼不敬。


“楚国夫人!你怎么现在才回来?”但官员可以愤怒质问其他事。


李明楼没有理会他,走到皇后身前施礼:“娘娘,宋州外百里没有叛军动向了,请娘娘安心。”


皇后含泪对她点头:“夫人辛苦了。”


她高声喊身边的太监。


“快给夫人看座,夫人身上还有伤呢。”


太监们忙拿来蒲团,李明楼坐下来,未了端来一碗参汤,李明楼接过,四周的视线跟随她的一举一动,看到她滑下的衣袖露出裹着布的手腕……


真的有伤啊。


伤也能是假的。


大殿里哭的沉默的发呆的官员们眼神互相交流。


这件事太突然,太不可思议,他们有太多话要问,但他们来了却没有见到楚国夫人,只有皇后抱着五皇子拿着诏书。


诏书是皇帝口述,大太监胡平的亲信阿余……是不是亲信他们也不知道,太监而已……书写,上面皇帝的印玉玺齐全。


再可问的就是皇帝新调来的护卫小齐将军。


而那个被宴请的活下来的还被封侯摄政的女人却不见了。


“夫人去追击叛军了。”


皇后和小齐将军给出答案。


一群人只能憋着等着,等到现在,力气都耗尽了。


“夫人!这到底怎么回事!”


官员们深吸一口气站在三口棺材前发出质问。


李明楼道:“就是娘娘说的那样。”


一句皇后娘娘还敷衍不了朝臣们。


“宫里怎么会有叛军来?”一个官员喝问,“怎么偏偏你进宫夜宴的时候发生了刺杀?”


而且只有你活下来的。


李明楼迎着他们的视线:“在我来之前不就有叛军了吗?”


皇帝要杀人还是很认真的,前戏都安排好了。


这话问的官员们一噎。


“要问也不该问我。”李明楼道,“该问河南道和李都督是怎么守的陛下!”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将官员们吓了一跳,后妃公主们都停下抽泣寂然无声,室内一片死静。


死静让一些官员们也清醒过来,不能让她这样问!她也许正好借机除掉李明玉,如今能与武鸦儿夫妇抗衡的最大兵马就是剑南道!


“要问罪也该先问你!”


“那叛军是从河东道来的,你是怎么守的河东?”


“该不会又是你故意放过来的吧?”


这话就诛心了!


李明楼道:“你有证据吗?”


她看诸官员。


“还是你们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你们想怎样?陛下尸骨未寒,你们就要谋反吗?”


这是胡乱要扣罪名给他们了?官员们顿时哗然。


死静的室内变得嘈杂,有哭声喊声,有老臣晕倒……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schildrenlibrar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schildrenlibra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