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穿在清宫继续宅 > 第十七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七章

  穿在清宫继续宅

大家附和着荣妃说笑了一会儿,气氛十分融洽。这让慢慢靠近的康熙很是满意荣妃这般宽厚待人懂得和谐宫内的做派,心想这么些年了,荣妃到也安分了不少,若是没了那些不该有的心思,倒是可以再多给些脸面。


原来康熙昨日下旨将元宵宫宴的协理权交给荣妃后,还是有些不放心,想到当年荣妃在后宫中闹腾的那些事情,他依然觉得闹心,要不是看在她孕育子嗣的功劳,才让她继续呆在妃位之上。


他先是绕弯去了上书房,看看自己几个儿子读书的情况。


今天正巧是内阁学士李光地授课,讲的是礼记中第九篇的礼运,这篇文章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是一部儒家经典。


李光地拿着书卷,给各位皇子朗读道:“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语速较快但吐字清晰,声音抑扬顿挫让听者十分入神。


康熙带着梁九功站在窗下听完了全段礼运,心道这个李光地读的不错,就是不知道教的如何?


李光地读完全卷礼运之后,放下书卷,向上书房里年龄大小不一的皇子们问道:“各位阿哥,在下问一个问题可好?”


胤禔是阿哥们中最年长的,他立即道:“老师请问。”


他这抢先开口让坐在一边的胤礽不开心了,心想本宫为东宫太子,理应是阿哥们中的领头羊,你虽然是年纪最大可也不能抢本宫的风头啊。


其实最大的胤禔也不过十来岁,年少总有些气盛,他虽然知道自己的身份低于太子胤礽,可依旧不想落在后面,所以才积极的冲在前面回答。


李光地作为内阁学士,能被康熙委任作为皇子的读书师傅,也不是个简单的人。他可不会贸贸然的接大阿哥的话,只是和蔼一笑,等着真正的皇子老大胤礽发话。


胤礽瞥了一眼胤禔之后,也开口道:“还请老师发问,学生自当作答。”


李光地满意的点点头,看了看下面的皇子们,又想了想,觉得这礼运刚学没多久,先来个简单的吧,开口道:“何谓人义?”


胤禔急忙抢答:“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夫义……”,其实平日里胤禔武学更加好些,又加之这篇礼运刚学不久,虽已用功记忆可还是差了一点。后面已然答不下去了,毕竟还是十一岁的孩子,一时急的满头大汗。


胤礽看见他焦急的样子,心中暗暗好笑,就这等资质也配与本宫争?


胤礽不慌不忙的接着道:“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


“嗯!”李光地很是和蔼的朝着当朝太子笑了笑,表示赞赏。


胤禔看了嫉恨之火熊熊燃烧,但是他仅存的理智告诉他不能发作,他……是太子。而他只是大阿哥而已。


他愤愤的将手中的书甩在了书案上。


坐在他身后的胤祉见此景,急忙用手拉一拉大阿哥的衣袖,让他不要生气。


此刻李光地又继续提问,“三年之丧,与新有昏者,期不使。”这提问比较难了,因为这句在礼运中比较靠后,要是没有熟读和背出的阿哥同学,估计是接不上的。


这不这题不光难倒了原本读书就不怎么样的大阿哥,也难倒了太子。不过这礼运一文难不倒文学天赋较高的胤祉,他现在只有七岁,可早在六岁就已经熟读过这篇文章了。


剩下的一些刚刚上学的四阿哥胤禛、五阿哥胤祺都还未读到如此深度,只能大眼瞪小眼的干着急。


胤祉眼睛轱辘一转,接道:“老师,既然前面大哥与太子哥哥已经回答过您的问题了,这题不妨由我回答。”


李光地正在后悔怎么会出了这么难的题为难到了太子殿下而着急,正巧听到三阿哥胤祉的江湖救急,忙顺着说:“嗯,确实如此。那这题就由三阿哥你来回答吧。”


“是!”三阿哥站起来,行了一礼后,朗声道:“三年之丧,与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与家仆杂居齐齿,非礼也,是谓君与臣同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为谑。”


男孩子稚嫩的嗓音清脆入耳,背诵的过程又十分顺利没有含糊不清之处。这让在门外听墙角好一会儿的康熙满意的点点头,心下暗想荣妃教育的不错,看来确实该去看看了。


帝王虽说不能随意出宫,可在宫内确是通行无阻,随时随地都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schildrenlibrar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schildrenlibra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