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幕僚生存法则 > 第二十八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八章

  幕僚生存法则

李英知贬到东都的日子似乎过得十分清闲,至少从字面上,谢安如是了解到。


对于西京的局势,他只字未提,即便他有什么不安分的想法,初入鸿胪寺的谢安也是爱莫能助。所以信中李英知仅仅与谢安分享分享东都的风土人情,聊聊诗词歌赋,关心关心她这个“学生”的身体生活,同时还不忘督促一下她的课业,俨然一派仁师风范。


谢安看着密密麻麻的纸张,眼前仿佛浮现出化身为话唠的李英知,顿时一脸无语,伸手就要将那一叠厚厚的白鹿笺丢下去。手悬在炭盆上,谢安蜷起手指将它们拿回了桌上,盯了一会,抽出一张平整崭新的白纸来,撇撇笔墨,徐徐写来……


数日后,东都政事堂中,李英知收到了谢安的回信,干巴巴的一页纸,信上字数寥寥可数,无非是一些冠冕堂皇的感恩戴德之言。看着那些敷衍的话语,他甚至能想象得到谢安嫌弃不已的鄙夷神情,禁不住呵地笑出声来。


外堂两位闲置喝茶的堂后官两因他这突兀的一声笑呛得没把肺咳出来,手忙脚乱地捂住嘴,互相对视了一眼,各自皆是满腹不解。


李英知领着官职来东都已经有些时候了,从门下侍中到个无足轻重的散官,若非今上心慈手软留了他一个邵阳君的封号,甚至他连这政事堂都是没资格进的。换做旁人,本该是囊中之物的皇位不翼而飞,自己反遭贬谪,有点血性的上吊自戕的心都有了。偏他李英知和个没事人一样,非但没有半点沮丧之色,竟还笑得出来……


莫非成大事者,心思都是如此不可捉摸吗?两位大人抱着茶盏深深思索。


如此,每隔月余,西京与东都的“师徒”二人皆会通过书信有所交流。说交流,基本上是李英知一人事无巨细地叙述,谢安更多的是充当一个听众的角色,初于礼貌的回信也是不带丝毫各人感情,一眼看得出的敷衍。谢安的冷淡,丝毫影响不到李英知对于这种交流方式的热情,反而变本加厉地骚扰谢安。


终于有一次,谢安婉转地回道:“公子你很闲吗?!”


李英知的回信迅速而果断:“是!”


谢安:“……”


敢情是把自己当陪聊了是吧,那他也可以去找白霜啊!依白霜忠心耿耿的程度,别说是给李英知做个安静的树洞,就是让他充当知心姐姐,开解大龄旷男的闷骚内心,谢安相信也是不在话下的!


十月之后,谢安的回信更加言简意赅,已经连敷衍都算是夸奖她了。


因为她忙起来。


┉┉∞∞┉┉┉┉∞∞┉┉┉


两月之后的新年,是大秦新帝改元称帝的第一年,周围各国,只要不是在交战中的皆会派遣使者来朝贺新帝登基,连刚与大秦打完言和的突厥也不例外。这个时候,便是礼部与鸿鹄寺最为繁忙的时候了。


礼部一众官员在新帝登基时忙成狗,此次新年诸国进京朝贺,在皇帝默许下,将大部分任务推脱给了鸿胪寺。因此,忙得晕头转向的谢安已经好几日没有回官舍睡个扎实觉了。


谢一水如今身为谢家的当家人,又在这一次皇位更迭中独具慧眼,不舍余力地将太子拱上了皇位,谢家再次重振声势,虽不及风头正胜的王氏,但总算重新找回了百年大族的风光门面。


如此一来,门庭冷落的谢府恢复了往昔的车来车往,人嘛,总是势力的。一朝起一朝落,今日白眼相送明日笑脸相迎,大家各怀鬼胎,心照不宣。谢安混入京官队伍之中,来路又不太光明正大,为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故而自回西京任职,她仅在第一日回了一趟谢家,之后她便申请一间独门独院的官舍,独住在外面。


好容易译完了一尺来高的藩国文稿,天已擦黑,六部各寺绝大多数灯火具灭,老树上一只乌鸦嘎嘎叫了两声,两爪一蹬,飞地不见踪影,偌大个官署里再没有一丝声息。


谢安将卷宗收纳入盒,刚走出公房她就后悔没带盏火烛出来。不怕人笑的,她怕黑,而且不是一天两天。成年之后有所改善,但一个人落单在这四下俱静,黑影绰绰的皇城里,谢安只听得自己有节奏的心跳噗咚噗咚,撞得和鼓点一样响。她咽咽口水,战战兢兢地挨着走廊往前走。


忽然前方一点火光闪烁,一个惨白的人脸从黑暗中慢慢浮现……


谢安脑子里本就绷紧的一根弦刺啦断了开,身体快过反应,也不管随手抓了个什么,使足劲地朝前砸去。她下手又快又狠,明明被吓到了极致却是一声不吭地下黑手,对面想躲也躲不及,只听一声惨叫之后,地上掉了个灯笼跌坐了个人。


年轻的内侍捂着脑袋,泪流难面:“大人!小人和您什么仇什么怨啊!”


谢安:“……”


半晌后,谢安心悸犹存地坐在个偏冷小殿之中。小殿位于延英殿旁侧,属于后宫与外朝的中间地段,领她来的内侍顶着张泫然欲泣的脸给她添了茶水,谢安心中过意不去,又道了个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schildrenlibrar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schildrenlibra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