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欲为后 > 4.第 4 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4.第 4 章

  我欲为后

冬月却悄悄地问:“师姐,你说那些娘娘们……皇上,都住在哪里?离咱们这里远不远?”


绿云道:“皇上甚是推崇咱们师父,必然不舍得把师父安排的离他太远,所以我想,这里距离皇上的住处应该不至于很远。”


冬月道:“先前师父去见皇上,我还以为会跟着一睹皇上真容呢,没想到轮不到咱们去,那你说以后咱们有没有可能见到皇上?”


绿云笑道:“你想怎么样?年纪小小的,花花心肠却多。”


冬月道:“我只是好奇皇上长的什么样嘛,难道师姐一点也不好奇?”


绿云看向宫道尽头,依稀看到几个人影正走了出来,绿云便微微一笑道:“要是有缘法的,自然会水到渠成,何必强求,好了,咱们回去吧,别叫人瞧见咱们在这里探头探脑的,说咱们没见过世面,也损了师父的颜面。”


于是两人忙又抽身回到宫内,退回了西园,在经过薛翃门口的时候,午后的阳光斜照过来,将她紧闭的房门照的光影陆离,冬月蹑手蹑脚走近了,趴在门口听了听,里头毫无动静,若不是知道小师姑在内,必以为是无人的。


绿云皱眉点了她一下,冬月才忙又跳下台阶,两人飞快回到自己屋内去了。


且说薛翃在房中,仍按照习惯盘膝打坐。


心底,俞莲臣那受刑过后的样貌挥之不去,熟悉的血腥气在薛翃的鼻端跟心肺中徘徊周转,让她仿佛又回到了往日那个她曾经受过的血腥地狱。


俞莲臣为何而反叛,薛翃想:除了是替薛家之人不忿,没有别的解释了。


她以为自己的家人已经尽死,没想到在进京的第一日就能遇见俞莲臣,这只怕也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天意在告诉她,她这一次回京,是最正确的选择。


一定要救俞莲臣,就算盘膝静坐,薛翃仍不禁拧紧了眉心。


让薛翃没想到的是,当时在长街之上,陶玄玉的反应。


本来薛翃以为面对自己近似莽撞唐突的举止,陶玄玉就算不会震惊恼怒,至少也会流露出一点点意外。


薛翃甚至打定了主意,就算陶玄玉斥责自己,她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阻止俞莲臣死。


可是在当时那种情形下,陶玄玉居然自然而然地跟她演了那处戏,并且不由分说地阻止了俞莲臣给斩首。


他的表现里没有一点点意外跟猝不及防。


只是在重新启程往皇宫来的路上,她跟随在陶玄玉的法驾之侧,两个人隔着一层薄纱,进行了一番无第三人知晓的对话。


那时候陶玄玉问道:“你方才在干什么?”


薛翃道:“师兄,我不能让他死。”


“给我一个理由。”


“这人是我的、旧识。”


“当初你离京的时候只有八岁,他当时、大概也已二三十岁了吧,你可别说,你跟他是‘忘年之交’。”


其实如果倒回高如雪八岁的时候,也就是九年前,俞莲臣也不过是十五岁而已,大概是因为受刑,胡子头发都乱蓬蓬的,导致陶玄玉以为俞莲臣已经三四十岁了。


薛翃说道:“师兄,你是修道人,该知道世间的缘分,不能以身份、年纪拘束而论。”


陶玄玉沉默。


这倒的确是——如果按年纪来说,他本不该有这位“小师妹”,他的大弟子萧西华还比她大两岁呢。


于是陶玄玉说道:“就算是你的旧识,令祖父高大人是有名的大炮,这门大炮都熄火不理会的事,你却冲上去……你是要继承令祖父大炮之风吗?”


薛翃不仅一笑:“师兄,求你。”


轿子里,陶玄玉身形微微一震:“你说什么?”


薛翃道:“这个人对我至关重要,我不能让他死。皇帝的命令,天底下无人能够抗逆,若说世间有人可以做到此事,只有师兄你了。”


半晌,陶玄玉才幽幽说道:“你以前倒也是伶牙俐齿,不过生了那场病后,整个人就是‘呆若木鸡’,也很少再这么跟我说话了。可见这逆贼对你来说的确很重要啊,才让你这样费心费力地拍马屁?”


薛翃道:“这是实话。而且师兄丰神俊朗,怎能自比四足驴马,实在是不雅。”


隔着轿帘,能听见陶玄玉磨牙的声音,最后他只说道:“回头再跟你算账。”


***


大概有半个多时辰,陶玄玉还未回来。


薛翃拿不准这一次面圣的结果到底如何,虽然她相信陶玄玉之能,但是……正嘉皇帝,那个人,可是有名的喜怒无常。


就算是昔日的薛端妃,这个人人眼中无往不利的“宠妃娘娘”,也曾经在正嘉面前吃过好几次憋,当然,跟最后那一次相比,其他的只怕都算不得什么了。


眼睁睁地,日影西斜,风里多了几分凉意。


众弟子原先还整理洒扫,井井有序,见久无音讯,一个个不禁也忧虑焦心起来。


就在这时,有两名内侍领着几个太医院的太医走来,询问天师真人素日炼丹要用的药料等物,太医院虽早有准备,却只怕缺漏,所以特来接洽,若有缺少的,好及时补进。


随行的自有管药弟子,当下同几名太医查账对册,又忙了半晌,有一名小太监匆匆跑进放鹿宫,拉着一名太医道:“陈太医你如何在这儿呢?宝鸾公主的病又犯了,奴婢去太医院扑了个空,陈太医且快去吧。”


那太医放下手中的册子,随着那小太监匆匆先去了。


剩下几名太医面面相觑,管药的弟子问道:“宝鸾公主是什么人,又得了什么病症?”


“宝鸾公主是皇上第三位公主,是昔日的端……咳,”其中一人道:“看着像是心疾,已经缠缠绵绵的病了两年多了,换了好几名太医都不见好,只有陈太医略强一些,可也是强的有限啊。”


管药弟子说道:“我师父的丹药最灵的,回头请教师父,兴许会有法子。”


几名太医彼此相看:“是是是,这是当然。”话虽如此,一个个笑的却很勉强。


只有旁边那小太监口没遮拦地说:“就算是陶真人,只怕也未必能够救得好宝鸾公主呢,若真只是心病这还罢了,就怕那病根儿是出身……”


太医们忙咳嗽不断。


管药弟子诧异道:“公公这话是何意呢?”


小太监也知道自己多嘴了,便道:“没、没什么。”


就在这时候,只见西园门口,缓缓地有一人走了出来。在场众人看见,顿时都直了目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schildrenlibrar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schildrenlibra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