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天无二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天无二日

  我的公公叫康熙

内务府衙门。


九阿哥叫了高斌一起,在大案边站着。


书案之上,平铺着一张纸,是之前买下的十几万亩山地、林地的简图。


高斌指着其中一处万字标记道:“方圆几里,只有这里有个寺,叫‘大兴寺’,看着庙宇老旧,也有些年份了,奴才当初还打听了一句,有说是前朝末年修的,有说是顺治初年修的……”


九阿哥摇头道:“怪不得寂寂无名,这名字就起的不好,这要是传到外头去,估计大家都要去大兴县地界找了,得先想法子改个名字再说。”


他沉吟道:“要不叫‘大昌寺’,带了昌平县的‘昌’?”


高斌听了,无法附和,小声提醒道:“爷,这听着不大中听,音不好听!”


九阿哥想了想,又道:“‘兴,起也’,那就叫‘大起寺’呢?”


高斌犹豫道:“这寺院字号不是带地名,就是有个传说、寓意啊什么的,爷这名字有些平,要是用了这个名字,下头的怎么编排呢?”


九阿哥瞥了高斌一眼,道:“你问爷,爷问谁去?哼!文不成、武不就,爷使的都不顺手。”


高斌也晓得自己的短处,提议道:“要不请福松阿哥跟张大人参赞参赞?”


毕竟小汤山这件事并不是内务府的公事,也是九爷的私事。


之前都是他们父子包圆了,旁人也没有插手进来。


可往后还有两、三年的功夫,群策群力更好。


九阿哥听了心动,道:“福松罢了,还小呢,张大人是人才,爷之前倒是轻慢了。”


一个老翰林,做了半辈子文章的,这写故事应该是基本功吧?


到了下午,九阿哥后知后觉,道:“赫总管还往回递公文没有?”


赫奕之前得了差事,专门负责太子冬巡之事。


高斌摇头道:“不知道,奴才去问问张大人……”


说罢,他下去找人。


少一时,张保住跟着高斌一起过来了。


赫奕确实有公文过来,不过都是报备,很是琐碎,没有需要九阿哥批复的地方,张保住就紧着其他积压的公务先给九阿哥递了。


九阿哥接了文书,大概看了几眼,都是盛京内务府准备迎太子的相关事宜,以及沿途行宫、行在的各种准备事宜。


很是琐碎,从十月中旬就开始记了。


涉及到太子的衣食住行,连沿途跟围场行宫的饽饽跟饭菜,都是从盛京行宫过去的人手。


太子下榻之处,都是重新铺了青砖,裱糊全屋。


各种准备事宜,看着很是眼熟。


九阿哥放下文书,觉得没意思起来。


这就是太子了。


太子出巡,地方迎接事宜跟接驾是一样的。


如果有正经公务还说得过去,就是一个冬狩散心,这样兴师动众的,九阿哥心里酸酸的……


*


九皇子府,正院书房,舒舒正在看《孝经》。….


自打确定怀孕,她看书就有些偏正了。


很有些“非礼勿视‘的意思。


“胎教”这个说法,从古到今都有提及,是她陌生的领域,毕竟慎重。


外头天气转暖起来,仿佛前些日子的酷寒已经不复存在。


北风的呼啸声都小了许多。


舒舒觉得应该是寒流已经过去的缘故。


“春打六九头”,再过十来天,就要立春了。


冬天就要过去了。


只看着这天气晴好,也让人心里舒坦。


之前天昏沉沉的,让人心里都跟着抑郁。


虽说到时候也有倒春寒,可是跟之前干巴巴的冷还是不同。


这会儿功夫,核桃进来了,手中拿着一个拜帖。


是桂珍格格的帖子。


她想要携夫过来探望舒舒,顺便送年礼。


舒舒也有半年没见桂珍了。


之前她费心预备了添妆礼,可是因怀孕的缘故也没有露面。


她也想要见见桂珍了。


外头将舒穆禄家说的厚道,可是这居家过日子,到底如何,还是冷暖自知。


只是携夫的话……


这倒不是桂珍格格为了提挈夫家,攀附皇子什么的,以舒穆禄家的家世地位,在上三旗也是一等人家,不需要钻营。


这是新婚燕尔,新娘子也不好单独出门做客,才同进同出的。


既有男客,那就要等九阿哥休沐的日子。


舒舒就没有着急做主,而是将帖子里撂下,道:“明儿再打发人回复。”


核桃明白,这是要问过九阿哥了。


她心里很是敬佩福晋,明明早就将九阿哥握在手心中,可是日常行事,但凡涉及到九阿哥的,从不自专,总要问了九阿哥自己的主意…… 然后呢?


在九阿哥眼中,就是他是顶梁柱,凡事都要操心了……


*


等到九阿哥回来,听了桂珍格格想要过来之事,道:“挺好的,他们家就在正黄旗,离这边近,也就二里地,往后倒是可以多走动,你也多个伴儿。”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schildrenlibrar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schildrenlibra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