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二百七十五章 微不足道(第一更求月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七十五章 微不足道(第一更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乾西二所,正房。


舒舒坐在东次间炕上,手边的小几上,摆放着针线盒。


里面是两对裁剪好的荷包料子。


一对是红色缎底,上头织着金色万字纹。


冬天的荷包不好用钉珠,舒舒的绣活也拿不出手,就用了取巧的法子,直接选这种织了金线的料子。


裁剪的也精巧。


正好在荷包的右下角有个指甲盖大小的空地。


这就是舒舒要发挥的地方,她打算用金线绣个“九”字。


这也是扬长避短。


剩下的心思,则用在荷包的系带上。


她打算两侧带头,缀上镂空刻了万字纹的金珠子,正好与荷包图桉呼应。


还有一对荷包料子,是靛蓝色薄呢子。


舒舒拿起来,有些沉默。


这个不打算绣花,只锁边配上同色抽带,预备着配素服用的。


小椿坐在炕边,手中也放着两对荷包料子。


就是大小,只有舒舒那边的一半大。


也是一对红色,一对靛蓝色。


这个是给舒舒预备的荷包,挂在腋下扣子上的,所以不用太大。


看着舒舒神情,小椿劝道:“福晋也别太担心了,或许有转机呢……离阿哥们搬家都过去了五天,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要是能老天保佑,熬过了年,说不定就好了……”


按照京城里的老话来说,“年关难过”,说的就是老病之人。


可同样的,要是熬过年关,就是又一年盼头。


舒舒心里晓得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过,她还是点点头,道:“嗯,盼着如此……”


倒不是她假惺惺的,为不大熟悉的大福晋如此悬心。


而是不希望大家的命运走向太贴着历史。


又不是封神榜,非要大家准时过去报道。


在历史长河中,大家都是微不足道的小水花。


变与不变,或许都影响不到大局。


可是舒舒还是希望大家都过的轻松自在些。


日子不要太沉重。


还是轻松些。


自己捧着《本草》,日常保养还凑合,要说是治病救人,不过是自欺欺人。


真到了性命攸关之时,前头的老太医都不能救命,自己这个更不顶用。


同仁堂还是要关注的。


回头叫人看看他们发展的怎么样了。


按照后世记载,乐家祖上好长时间就是铃医,没有铺子。


要是如此,自家或许正好可以入一股。


毕竟九阿哥那边,对蒙的交易开始了,手上也需要这样信得过的会制药的大夫。


由同仁堂,舒舒想起了九阿哥提过的洋大夫。


不知道西方那边药学发展的怎么样,或许可以有备无患。


舒舒的活计做的很慢。


要是快了,针脚就糙了。


还是做的少,手生得很。


想要针脚密密实实的,看不出来,就只能“慢工出细活”。


饶是如此,缝了不到一刻钟,小椿就不放心,提醒着。


“福晋放下歇歇,仔细伤了眼睛……”


舒舒看着手中的荷包坯子,总共缝了一寸不到的长度。


不过,她还是从谏如流的放下。


小椿手中,一个比拇指大不了多少的荷包已经缝得差不多。


舒舒道:“你也慢些,这些日子不打算出去,也用不上这些……”


小椿手上没停,却是想起一件事,道:“福晋,眼见着过年,到时候还要放赏,是不是该叫针线上预备些荷包……”


之前舒舒的陪嫁中,就有一箱子的各色荷包,足有两百对,


结果在宫里一次次的赏人。


出门这几个月,也赏出去不少,眼见着不多。


舒舒点点头。


“你挑几匹用不上的料子,交给针线上的嬷嬷,制一批出来……”


说到这里,想着年底针线房活计多,她就道:“跟别的活计统计统计分出去,除了她们份内的,多出来的活计,看着给些赏钱……”


至于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这些,无须舒舒吩咐,小椿早就晓得。


小椿将吩咐记下,手中的荷包也差不多缝完了。


她又拿了金线,用来编配套的络子。


舒舒想着她这次没跟着回都统府,也许久没有与家人团聚,道:“等核桃回来,你就请几日假,回去跟家里人聚聚……”


小椿摇头道:“不急,奴婢托嬷嬷打听了,家里都挺好的……再说二所也不能老有人请假,等什么时候福晋出门,奴婢跟着出去,回去打个站就行了……”


舒舒听了,觉得这样也妥当,就不再啰嗦。


等到了中午。


小棠就过来了。


今日前头的人去御膳房领二所的例菜,依旧是多了两样洞子菜。


两根小黄瓜,一把菠菜。


舒舒点点头,嘱咐着:“往后打发去御膳房的人,挑个机灵活络的,身边也备着荷包,手头松一些……”


说到这里,她转头对小椿道:“上等封预备下,回头叫李银去趟御膳房……”


就算是下头的孝敬,舒舒也不乐意老占便宜。


要不然坦然受了,说不得落到那些包衣眼中,倒成了眼皮子浅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schildrenlibrar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schildrenlibra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