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宋海贼王 > 第四百八十五章 靖康之难(一百零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八十五章 靖康之难(一百零三)

  大宋海贼王

第二天,张邦昌见金人仍没回应,遂决定亲自前往青城,会见金军二帅。


宗翰与宗望接到报告后,对张邦昌来访很重视,他们两人并肩站在大殿之下迎接。相互揖礼后,登堂入室。然后,又互致宾主之礼。


酒过三行,张邦昌当面提出七项请求:一、乞请不毁赵氏陵庙;二、乞请免取金帛;三、乞请存留城墙楼橹;四、乞请待江宁府修缮完毕,三年内迁都;五、乞请金军五日班师;六、乞请以帝为号,称大楚皇帝;七、乞请借金银犒赏金人。


宗翰与宗望“皆许之”。这让张邦昌大喜过望。接着,张邦昌又请求放回冯澥、曹辅、路允迪、孙觌、张徵、谭世勣、汪藻、康执权、元当可、沈晦、黄夏卿、郑肃、郭仲荀等大臣,以及太学六局官、秘书省官等。


宗翰与宗望也满口答应。只有何栗、孙傅、张叔夜、秦桧、司马朴等大臣,或因言语冲突不服,或因对废立皇帝之事有不同意见,不准遣回,令他们举家跟随金军迁往北国。


三月十六日,徽猷阁直学士、知淮宁府赵子崧,写信给大元帅府康王,信中说道:“二圣、太后、二叔以及诸王卿相,自正月十日皆出城,并其家属,皆至虏寨,恐旦夕北去。万一渡河,则不得复回。


闻听三月七日有伪立者,似是向来与大王同使虏之人。而南京关报,汴水初八日忽满,皆可疑者。


惟望大王力振军势,遣师邀击于河上,迎请两宫,再安宗社。问罪僭逆,不可犹豫。犹豫之间,变故生矣。国之存亡,在此一举。


若有献议拥兵南渡,似未可听。大王麾下尽是西北人,孰肯渡江?渡江之后,中原岂可复取?莫如四近举兵邀击,先遣问罪僭逆,最为上策。


子崧此州危如累卵,万一伪檄至,有死而已。半年城守,粗著微效。今虏幸去,若僭伪见攻,誓不俱生。


伏望大王怜悯同姓,系累而去,所存无几。如某辈粗有知识,荷国厚恩,必能自效。盖今日臣下已往往择利,非大王力宣国威,则二百年基业将如何哉!


告大王更审问探,若果如此势不可缓,仍乞多发疑书,以坏契丹燕云从贼之心,多收此曹以为我用,则转祸为福。


狂瞽僭易,死有余罪。子崧不胜泣血哀鸣之至。”


赵子崧,字伯山,是燕懿王赵德昭的五世孙,与康王算是皇室远亲。所以,他很关心赵家的江山社稷。


同日,张邦昌传令,给自己立下几道规矩:不御皇殿,不受朝引。与百官议事,在延康殿小轩。与执政侍从以上官坐议,言必称名。饮膳起居,不用天子礼遇。平时穿官服,金人至,则遽易帝服。


张邦昌虽然名义上是大楚皇帝,虽然身处大内,但对“至尊之仪,多不敢当”。应该说,张邦昌头脑还是很清醒的,所以处处很小心。


然而,酒壮怂人胆。酒让人兴奋,也让人丧失理性。这天晚上,张邦昌因为沾了点酒,便埋下致命的祸根。


华国靖恭夫人李氏,见张邦昌有些酒意,于是,把“赭色半臂”搭在张邦昌身上,扶着他走入福宁殿,并对他说道:“大家,事已至此,尚何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schildrenlibrar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schildrenlibra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