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皇后别闹了 > 章节18
字体:      护眼 关灯

章节18

  皇后别闹了

也觉得,这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按张皇后的作风,这种事她还真干得出来。


只是,她也为乐琰提出了条件,乐琰只能接受半年教诲,就要回复原有的教育模式,否则,太子如果十多岁才出阁读书,那乐琰万一没成太子妃,将来还怎么说婆家?张皇后与乐瑜讨价还价了半天,这才达成协议,按周岁算,乐琰今年才六周岁,过完七周岁生日后,就不能再和太子共处一室了。


就这样,才安顿下来没几天,乐琰就不得不亲自进宫,感谢张皇后对她的大恩大德,让她有机会接受翰林学士们的教导。倒不是说她不珍惜这个机会,不高兴,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张皇后很明显不只是为了让她接受教育,所以,她谢恩的时候还真的挺不甘不愿的。


张皇后的兴致还不错,虽然乐琰的表情并不亢奋,但她还是开心地拿出了准备已久的华贵衣服让乐琰换上,又让宫人们帮着她梳起了男童常梳的小辫子,明朝的发型多种多样,朱厚照就常梳宝玉梳的那种黑人辫子头,其实还蛮好看的,不比电视剧里的差,张皇后考虑到乐琰不可能身边有那么多精于梳头的老妈妈服侍,便安顿她梳了一个简单好拆的总角发型,看上去就像是多了两个小角似的,换上金光灿烂的桃花补子锦缎袍子,几人把乐琰推到西洋镜前头,乐琰只见自己就像是个带有一些脂粉气息的富家公子,不由得也觉得新鲜,笑嘻嘻地看了一会儿,心头就没那么难受了。


因为时间尚早,朱厚照还没有放学,张皇后兴复不浅,又拿出了几条白布交给青红道,“你教她怎么缠脚,虽然咱们并不要缠得那样的畸形,但也不能任性,若走大了,也不好看。”


乐琰还缩了缩,有些恐惧,青红好笑地道,“二姐,若是真的要把你的脚折断,该怎么去读书呢,这个东西,并不是那样用的。”说着,便为乐琰脱了鞋,露出一双白嫩嫩的小脚,将白布缠了上去,做成一个袜子般的平整形状,又在上头撒了些药粉,再缠了一层,为乐琰套上一只新袜子,这才让她穿上男孩子穿的靴子。


乐琰只觉得脚有些涨涨的,但并不痛,也不影响走动,张皇后笑道,“这个是前朝的办法,宋朝女子说到缠足,都是这个样子,哪有像现在这样,缠出一堆怪物来的。药


17、什么!怎么搞的!


粉我这里有的是,缠到十二岁后,你的脚不会再大了,便可以松了。”说着,朱厚照从里间冲了进来,正好见到乐琰光着的左脚,不由笑道,“你的脚怎么这样小。”


据说明朝女子被人看见了脚是要自尽的,乐琰倒没这个想法——反正她的脚又不难看,但也略有几分不好意思,脚往身后藏了藏,张皇后笑道,“哪里和你似的,天生一双大脚。”说着,把朱厚照揽在怀里,和他说闲话儿,朱厚照心急要和乐琰下棋,等乐琰穿好了鞋子,便挣脱开来,拉起她的手道,“你上回赢了我,这次,我也要赢你!下棋去!”


穿上男装,心里还真感觉自己像个男孩子了,乐琰点头道,“下棋去!”便和朱厚照一前一后地跑到了外头,又回来拿起了衣服堆里的荷包。还有个棋子放在里头呢。


张皇后带着笑意,看着两个孩子跑远了,刘瑾做张做致地跟在后头,唯恐哪一个跌倒。嘴角不由得挂上一丝笑意,转头吩咐青红道,“二姐没什么好看的首饰,你去搜罗一番,等明儿上课了,不要被别人笑话。”


“是,娘娘,你看太子与二姐,像不像是观音娘娘座下的两个金童?”青红凑趣道,张皇后眯着眼看了看,摇头道,“二姐倒像是金童,太子啊,最多是个闹海的哪咤。”


“嘻嘻,娘娘慧眼!”


18


18、朱厚照的可怕


夏儒对乐琰扮男装去上学的事倒是没说什么,反正乐琰去张家上学也是上,去端本宫上学也是上,就是不会在家上学,他也就随女人们去折腾了,不过,对乐琰来说比较不错的就是,夏儒带着扮成男孩子的她出了好几次门,有去酒楼吃饭的,也有到一些京城的名胜古迹去游览的。虽然说,这个年纪的大家小姐也是可以出门的,但是肯定没有男孩子出门来得方便,除了上厕所要注意一点之外,乐琰简直都快玩疯了。


杨慎是最后一个见到男乐琰的人,杨廷和对乐琰极是喜爱,看她扮了男装,连声说这就是他的第二个儿子,叫杨慎出来认弟弟,还好杨夫人传出话来说他胡闹,不然,乐琰就多了个便宜哥哥了。饶是如此,杨慎也已经以大哥自居,笑着把乐琰的头摸了又摸,说她什么都好,就是脂粉气太重了点。


乐琰恼得给杨慎出了好几道数学难题,见杨慎面露苦思之色才又笑开了。因为翰林们之前就见过乐琰,是绝对瞒不过去的,所以,南雅带着乐琰一家家去拜访过,打了招呼请他们不要外传,就这样,乐琰开始了在端本宫读书的日子。


明朝对太子的教育,基本上是从三岁开始,到登基之前,都有不同的课程等着,除非太子真的资质愚钝到智商有问题,否则大明皇家教育系统是保证能把他教成一个合格的皇帝的,认字课程结束之后,太子就开始了基本的熟读经典,学习各种才艺的过程了,大到射猎,小到算学,都是课程中的一部分,当然了,估计最难的也就到高中数学的程度吧。微积分什么的,在这个时代可能还属于堪比天象的神秘学说。


而从他出阁读书开始,就好像从小学升入中学一样,教育的主题就转变了,如果说,之前的教育是让太子成为一个文化人,那么接下来的教育,就是致力于让太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这也是为什么所有伴读在出阁读书后一律不用的原因,不管伴读出身再高贵,他也不用学这些的。


杨慎、张仑、乐琰有幸成为太子在基础教育时期的伴读,其实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就好像东宫班底在太子登基后无一例外都会得到重用一样,你和太子是小时候的玩伴,这就做到了日后所有官员汲汲营营想要做到的一点:搞好和绝对上级的关系。而对杨慎来说,他又是这些幸运的人里最幸运的一个,张仑是不可能去考科举的,他和朱厚照更多的像是亲戚关系,而乐琰是个女孩子,她的奋斗目标肯定不是状元,估计是太子妃,将来应选之年,只要杨慎能考中解元,那会元、状元也就是囊中之物了。主考官只要不是傻的,那也都会选他做状元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schildrenlibrar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schildrenlibra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