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 355,女孩和妇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355,女孩和妇女

  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路线确定了,接下来就是占地赔偿的问题,占多少赔偿多少。


市里派来的人和各村村长讨价还价,然后确定下来。可以选择补偿同等大小的地,也可以要钱。


大部分人都选择了钱。


因为这里人口少,地多山多,当初分田分地的时候就比别的地方要多。每个人手里都有不少的田地。


在农村,一个家庭最少有五口人,甚至十几口、几十口的。手里的田地加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就好像陈白羽家,不算上地,也不算上山岭,单单是好田就超过了三十亩。虽然是分散不集中,甚至有些距离很远,但也是一个很巨大的数目。


如果没有天灾,只要努力就绝对不会吃不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愿意把孩子往这里扔的原因。


偏僻,不富裕,但不会饿肚子。


在这里,山比田更多。


所以相对于田地来说,大家更缺钱。


因为交通不便,即使他们能种出更多更好的作物,也难以卖钱。所以,大家都在迫切的希望尽快把路修好。


让外面的人不至于一句‘出入难’就把收购的价格压到最低。例如荔枝,在外面买要好几元钱一斤,但别人来农场的收购价格却只有几角,低的时候是两角三角,能有五角大家就已经很高兴了。


交通,能决定很多东西。


即使没有见识,大家也知道修路很重要。


“等路修好了,我就多种黄豆。听说外面的黄豆也能卖到一元五一斤。不像我们农场,只能卖三分一斤。”


“还不如种花生。花生更贵呢。听说一碟小小的盐炒花生,就要五元呢。”


村长摆摆手,“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如果没有人来收购就拿到县城或者市里去卖。还有,如果种的数量大了,小五的公司也会收购......”


“我们都好好活,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村长是真的很高兴,用力的拍了拍七公祖的肩膀,“好啊。”


七公祖也有些激动,“我们这些老骨头都要好好活。现在,我们能看到电,电视机,还有电话机。听小五说,外面还有洗衣机,不用手就能洗衣服的机器;还有电冰箱,一块肉放在里面,能存一年多呢。听说能天天吃雪条,不要钱......”


村长看了七公祖一眼,不想说话,人家小五说的是‘能保存好几天新鲜’,怎么就变成了‘一年多了’?


这时间差异是不是有些大?


因为顾延年在时刻关注着,所以市工作队很快就把补偿款发了下来。领到补偿款的人家高高兴兴的准备修路。


陈白羽请的挖掘机、推土机、勾机等机器也已经到了。等村长找人算好开工的吉利日就能开始了。


到了吉利的好日子,村长带着全村人杀鸡杀猪,拜祭祖宗,拜祭田地,然后在挖掘机、推土机、勾机上各贴上一张‘出入平安’的红纸。


“开始。”


在村长的一声‘开始’下,挖掘机、推土机‘轰隆隆’的开始工作。


父老乡亲猛地鼓掌,一些老人带着热泪。


“小五啊。叔是真的高兴,高兴。”村长红了眼眶,身后跟着一群扛着锄头的父老乡亲。


一个个精神抖擞,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


自从村长把孟三德设计的视觉效果图贴在村委会外面的墙壁上后,村里的人几乎天天过去看一眼,然后暗暗的补充营养,准备在修路的时候出大力。


陈白羽最喜欢农场人这种争先恐后力争上游不怕吃亏的精神。


“村长叔,让村里的人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能到拉上里的警戒线的地方去,特别是孩子。”


上辈子,陈白羽看到过不少在施工现场被泥土或者泥沙掩埋而死的孩子。孩子喜欢玩泥沙,喜欢玩泥巴,他们对危险没有一个很直观的意识,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危险。


觉得好玩,就不管不顾。


大人越是不让玩,就越是偷着玩。


总喜欢用叛逆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正确,自己的长大。


越是不让孩子到施工现场,孩子就越是要去,而推土机或者挖掘机总有看不到的地方,很容易出事。


所以,陈白羽让人在施工现场拉上了警戒线,禁止村里的孩子到施工现场去玩。


即使不施工的时候,也禁止。


村长还组织了人手看顾,绝对不能让孩子到施工现场去。发现了,不仅要狠狠的批评,还要惩罚。


所谓的惩罚也不大,就要他们天天给村里的五保户洗衣服,送柴。


十天后,陈白羽就不再到修路现场,修路已经上了正轨。有村长看着,陈白羽可以放心。


孟三德已经带着他的团队开始了测量农场到宝阳镇这一段路,寻找最佳的设计方案。


陈白羽也开始闲了下来,然后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快要过年了,大哥和大嫂也要回来办酒席了。


阿公找算命先生算的好日子,十二月二十六,大吉,宜嫁娶。所以,大哥和大嫂的婚礼酒席就定在二十六。


现在已经二十二了。


陈白羽站在龙眼树下,抬头看着依然郁郁葱葱的龙眼树,笑了笑。可惜,小灵通不能拍照,不能发彩信。


否则,就可以拍下来发彩信给李天朗。


不过,大嫂说了,过年的时候会给她带一台最新款的手机回来。这台手机,能拍照,能发彩信。


现在的手机区分短信和彩信,在使用的时候有些麻烦。


什么时候才能有后世的智能手机?想拍就拍,想发就发,多方便。


不过,一元通讯已经开始研发了,就不知


道要多长时间才能面市。


因为大哥和大嫂回来办结婚酒席,所以阿公阿婆这几天特别的忙。阿公不仅要照顾果园里的鸡,还要去修路,而阿婆则开始采办酒席所需。


陈白羽也要开始借碗筷和桌子等东西了。这些东西提前借回来,洗干净备用。至于一些桌子和凳就可以等酒席当天才借。


村里人办酒席都是这样做的。


一家办酒席,全村帮忙,全村参与。


“小五,不忙?”大堂伯端着一碗肉路过,应该是准备给大叔公送肉。大叔公分家后,就和大叔婆两人住在老宅,也就是陈白羽家旁边。


大堂伯和堂叔他们则住在前面一些,相隔这一条路,和一个斜坡。陈白羽家和老宅在斜坡上,而大堂伯和堂叔就在斜坡下。


“不忙了。大堂伯给大叔公送肉?大叔公的身体还好吧?对了,医生有没有说过大叔公吃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陈白羽看了一眼大堂伯端着的红烧肉,很想问问,想大叔公这样差不多瘫痪在床的病人,真的适宜吃这么油腻吗?


“医生说过不能吃太油腻。”大堂伯也很无奈,因为大叔公老了就喜欢肉,喜欢油腻,喜欢重口味。


“没办法。劝了很多次,就是不听,还闹了起来。”


老小孩,老小孩,人越老就越小孩。


大叔公最近喜欢吃重口味的东西,如果儿子儿媳妇不满足他的要求就不高兴。


不高兴了,要么闹一会,要么就唉声叹气的说‘我也没有多少时间活了,难道我想吃一口肉都不行?可能,这就是最后一口了。’


每次,别人劝,大叔公就会说,‘没有多少时间了,还不让我高兴高兴?’


既然他都这样说了,谁还敢劝?


陈白羽也知道大堂伯的无奈。本来,大叔公会病就是因为被丽花堂姐气的,儿不教父之过。


没有教育好女儿,让老爹受罪,大堂伯心里也不好手。


每次,看着大叔公躺在床上抹眼泪说‘没有多少天活了’,大堂伯的心就好像被刀绞。


陈白羽跟着大堂伯去看大叔公。


大叔公的房间是按照陈白羽说的重新布置的,以前因为堆了不少的杂物而显得有些阴暗。


陈白羽回来后,就让人把大叔公房间里面的杂物都清理了出来,放到别的房间去。整个房间清爽了不少,但老人气比较明显。


人老了,就免不得会有老人气味。


特别是一些不爱洗澡,不讲卫生的老人更明星。


相对于阿祖的爱干净,大叔公就有些不讲究了。因为身体不便利,洗澡麻烦,他干脆就好几天洗一次。


“小五,你来了。我都闷死了。”大叔公看到陈白羽立刻拿过拐杖,想要出去走走。


“爸,你躺着吧。”大堂伯有些无奈,“小五小胳膊小腿的扶不住你。”


有人扶着,拄着拐杖,大叔公能勉强的走几步。但也只有几步而已。大叔公基本上算是瘫痪了。


“不躺。躺得腰都痛了。”大叔公瞪眼,不高兴。


老人也像小孩子,不喜欢闷在家里,喜欢出门走走。


“大堂伯,扶着大叔公走一走吧。整天躺着也不好,容易长褥疮。”而且,来来去去对着的都是大叔婆一个人,大叔公肯定会闷。


“要不,在外面摆一张摇椅,让大叔公在外面的果树下躺一会?”大叔公家大门口种着的是木菠萝。


木萝卜树容易招虫子,所以大叔公一般都是去陈白羽家门口的龙眼树下散步。只是,现在大叔公的身体越来越差,就很少到陈白羽家去了,因为大叔公怕,怕他会倒在陈白羽家门口,晦气,不吉利。


“如果不想出门,就把摇椅摆放在‘地堂’里?多看看天,看看云彩也好。”


‘地堂’是农场的口语。


农场人家的院子里一般都会种有果树,养有鸡鸭等家禽,还有一个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地堂’。


‘地堂’是一片用水泥铺成的平整地面,主要用来晒东西。虽然晒谷有晒谷场,但还有一些水果,例如青梅,例如龙眼等需要晒制的干果。


面积大小受到房子大小的影响,房子越大,‘地堂’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这几天都没有下雨,大叔公可以在‘地堂’里看看天,心情会舒畅很多的。”天天被逼闷在房间里,被逼躺在床上,即使健康的人也会忧郁成病,更不说本来就身体不好的大叔公。


大堂伯担心外面太冷。


老人感冒可不是一件小事。


多少老人就是因为一个小小的感冒而去世的?


大堂伯有些为难。


“我哪里有一张羊绒小被子,我一会拿过来给大叔公。”陈白羽的羊绒毛毯超级暖和,一个顶两。


“不要。别脏了好东西。”大叔公摆摆手,他的身体自己了解,没有多少好日子过了。


哎。


日子越来越好了,但他的身体不争气。


如果他盖了陈白羽的小被子,那等他去世后,小被子肯定是要烧给他带走的。


大叔公见过陈白羽的羊绒毛毯,那是个好东西,可不能被他给糟蹋了。也就是现在生活条件好,羊绒毯子也多了。


要是放在以前,那样一张羊绒毯子可是要被当传家宝的。


“大叔公,被子买来就是盖的,谁盖不是盖。”陈白羽不等大叔公拒绝,就跑回家把小被子给抱了过来。


“有了这张毛毯,大叔公就可以时不时的出去看看天,吹吹风了。一直闷在房间里不好。”


陈白羽也让几个小侄子侄女多来陪


大叔公说说话。


“大堂伯,你平时有时间也多过来和大叔公说说话。老人喜欢热闹。”


外面热热闹闹的,而他只能躺在床上,能不郁闷?


心情不好,身体跟着差。


“小五一直都是好孩子。”大叔公叹口气,“你小时候常生病,怕你浪费钱还养不活,我还跟你阿公说,让他把你给扔了。”


最近大叔公喜欢回忆过往,常常拉着人说起当初。


“小五,不要怪大叔公自私自利。”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schildrenlibrar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schildrenlibra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