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474章 庞士元的见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4章 庞士元的见闻

  三国求生手册

这些来到常山的士人中间,唯独庞统的行止最让人捉摸不透。


大多数士人来到常山后,多是居住在六山学院附近免费提供的学舍里,也有一些家财丰厚的喜欢在元氏城或者别的地方租赁居所。


士人们平日多半会到六山学院中,虽然未必每个人都一门心思听教授讲学,但诸多同类凑到一块儿还是能寻到许多乐子。


一大批士人拥在一块儿,难免要诗酒唱酬谈天说地臧否时事,甚至游山玩水斗鸡走犬博戏之类的事情。


然而庞统却对这些活动并不太感冒,反而更喜欢在常山境内东走西顾。


一开始,庞统的活动范围还局限在元氏城内内外外,渐渐地蔓延到周边县乡,经常一出门就是两三天。


在七天前,庞统离开学舍后一直未归,即便是与他交好的徐庶、刘廙等人也不知道他的具体行踪。


当然,那都是针对寻常人而言,而已经通过职方掾在郡内外组建起情报系统的颜良自然清楚庞统的动向。


不过当他仔细一看庞统去了哪些地方后,却是会心一笑,不仅听之任之,还示意手下人为他大开方便之门。


且说庞士元来到常山之后,足迹遍布高邑、真定、石邑、栾城、房子等地。


他似乎对当地的一切都十分感兴趣,与沿途亭舍的亭长亭卒能聊上半天,询问郡中新施行的通行登记法,聊一聊附近的治安状况,甚至与一些从军中退伍的亭卒聊聊当年参军时的经历。


他与田间地头的老农也能攀谈上几句,问一问近些年的收成,要交纳的田赋、算赋、口钱有几何,需要承担的力役有多少,家里情况如何,有几丁几女,小孩几个等等。


每去一地更是必会造访市集,观察当地物价和物资充沛程度,对常山国内施行的盐铁酒专卖制度也从商贾、百姓、市吏等处多方了解。


他还对常山境内诸军十分感兴趣,去的高邑、真定、石邑等地都是各营驻地。


虽然他去的时候各营已经大部分调派出征尚未完全返归,但也不影响他就近观察。


他看到各营虽然留下驻守的士卒不多,不过仍是守卫森严巡查细致,并无丝毫懈怠。


他还特别去军营附近的乡邑找乡人攀谈,询问驻军对他们的生活可有影响。


出乎庞统的意料,乡人并未抱怨什么驻军扰民,而是极力称赞自从此地驻军后,乡野盗贼绝迹,士庶乃能安居乐业,专务农耕。


更言驻军不但不欺压鱼肉百姓,百姓有困难之事,驻军都会主动援手。


屋舍被大雪压垮了,驻军第一时间参与抢修。


春耕时田间水渠淤塞,驻军也帮忙疏浚。


有孤寡老人缺乏赡养的,驻军也派人时时问候接济米粮。


附近市集里的商贾更言,驻军不但不强征暴敛,但凡有什么需求都公平买卖,从不拖欠货款,人人以能向驻军提供物资为荣。


庞统最近的一次出行则是去往了蒲吾、井陉、灵寿三县。


此三县境内多屯田堡寨,还有大片新开垦的荒田。


他对只需要一头牛一个人操作就能快速高效犁地的曲辕犁极为感兴趣,不避污泥亲自来到田间就近观察。


庞统是荆州人,说起河洛官话时总会带上一些楚地口音,故而在以河北方言为主的常山颇为另类。


不过当庞统接触多了各个屯田堡寨的屯民后,却发现他那点口音根本就不算个事儿。


因为这些屯民居然来自各个州郡,虽然多半是本州人,但也有不少是来自幽州、并州、兖州,甚至司隶地区的流民。


屯民们操着千奇百怪的各地方言,有很多人甚至都不会说河洛官话。


然而细心的庞统却发现,无论这些屯民说哪里的方言,他们家中的少年孩童却多会说河洛官话,且个个看上去衣着整洁精神气儿十足。


经过询问才得知,这些孩童都能去附近县校乡庠就学,不但免收束脩还能享受免费的餐食,在学校里尽数用河洛官话教学,故而如此。


在与这些屯民的攀谈过程中,庞统了解到了他们过往时日里各种各样的苦难生涯,并深深感受到他们对于来到常山后生活状况的满足。


有屋舍可以遮风避雨,有衣服可以御寒,有可以管饱的粮食,大冬天里甚至有郡县分发的煤炭取暖。


最关键的是,有一大片田地供给他们垦殖,国相颜良曾许诺,只要他们安心垦殖,人人都能分上一片田地传给后世子孙。


屯民里还有不少人为了能够早日分到田地,主动要求参军杀贼。


当庞统来到滹沱水上游的西柏陂时,看到陂池四周尽数是丰沃的良田,边缘还养着不少鸡鸭猪,陂池里还有不少渔民捕鱼捞虾。


从附近的乡人口中得知,此处原本是一大片低洼地,因为常常遭受水灾,地力贫瘠,往往播种下去遭了水淹后颗粒无收。


是国相颜良从钜鹿请来治水名家马道嵩,动用人力上万,主持开挖储蓄了这个占地宽广的陂池,用来泄洪蓄水。


自此之后,再无水患滋扰,更将一大片贫瘠之地滋养成了丰沃的乐土。


庞统来到灵寿县境内,此处不仅有房山铁官,更是房山营的驻地。


他看到沿途的车马商旅不绝,大都是运输诸如铁料、铁器、木材、煤炭等物资,一个边缘县城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态。


在灵寿县境内,庞统遇到了一个同伴。


这个同伴与他同名不同姓,且同样都喜欢到处走访游历,那便是山阳人仲长统。


他与仲长统之前素未谋面,但也在六山学院中听闻过其人名声,相遇后却立刻成为知交好友。


因为二人都有一双洞悉世情的眼睛,愿意去细究事物背后的真理。


庞统毕竟新来常山,走的地方还不够多,他从仲长统的口中了解到了更多。


比如常山与冀州其他郡国的比较,以及去年以来常山境内发生的种种变化。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schildrenlibrar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schildrenlibra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