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400章 逆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00章 逆推

  三国求生手册

就在杜长被困山壁之下的当口,在他前方十余里的山道处,也正在发生另外一场战斗。


在道路旁的一处缓坡上,讨逆营将士们正结成圆阵固守。


在他们前方的道路上横着几颗大树,大树之后有一些贼兵在那边吆喝叫骂,看其旗号正是大包寨与平头寨的贼人。


这两个寨子的贼兵们吆喝得虽然卖力,但却只是虚张声势,并不敢冒出头来。


因为在树木与讨逆营步阵中间,横七竖八倒伏着不少尸首,有的中了箭矢,有的中了刀枪,正是方才两个寨的贼兵尝试冲击讨逆营步阵时留下的战绩。


不过,在讨逆营圆阵的后方,倒是有几股贼兵正气势汹汹地连番攻打。


这几股贼兵攻得虽猛,但讨逆营的步阵始终屹立不倒,采取刀盾在外,长槊在内的严密防守阵型,守得水滴不漏。


虽然处于前后包夹之中,阵中的颜良却十分淡定,好似并不把眼前的困境当一回事。


他下意识地抬起左手臂看了看,却发现并无他想象中的手表,只得自嘲地笑了笑,对身旁的辛儒问道:“伯宁,我等过虎尾山多久了?”


这年头没有手表时钟,想要知道精准的时间可不容易。


若是在家中,有滴水计时的刻漏可以查知准确时间,白天可以看日晷,晚上可以就着星光看星宿。


然而他们现在在战时,在野外,却没有什么方便的手段,只能靠人为观测日头和影子,心中默算出时间。


见颜良问及,一直注意测算的辛儒又抬头望了望天,低头看了看人马的影子,说道:“方才过虎尾山时约莫未时中,如今已经是申时初了,将近半个多时辰过去了。”


颜良轻轻捻了捻胡须,说道:“半个时辰,也差不多了。”


“传我将令,步阵压上!”


颜良身旁的旗手闻言立刻挥动了讨逆将军的大纛,斜指向前左右挥动,乃是发动攻击的旗号。


而他身后的鼓手也立刻卖力地擂起了战鼓,那一重一轻的鼓声是那么熟悉,正是步步推进的号令。


随着旗号扬起鼓点震天,最前方原本采取守势阵型顿时一变,从圆阵变为了方阵。


最前排负责外围防御的刀盾兵原地不动,从他们身侧的间隙里,一排排长槊兵们越众而出,迎着面前张牙舞爪的贼兵,顶到了战阵的最前方。


“一,二!一,二!”


在最前线,大声喊着口令带领长槊兵冲阵的正是石邑营第二曲曲军候苏宁。


原本石邑营第一曲曲军候由营督颜枚兼任,苏宁是第二曲曲军候,算是石邑营实际上的二号人物。


但是在卫恂从教导营毕业,回到石邑营担任第一曲副军候之后,执掌起了第一曲的实权。


那个资历比他浅得多的年轻人让苏宁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地就沦落为石邑营的三把手。


尤其是他已经得知卫恂在先前的奔袭中多有斩获,又在拿下虎尾寨的战斗中奇兵突进建了大功。


所以苏宁在心中暗暗憋着股气,誓要立下比卫恂还要大的功勋,保住自己的地位。


在苏宁的率领之下,各级军官们都随着鼓点,喊起响亮的口号,带领长槊兵们踏出整齐又稳定的步伐。


普通士卒以他们的什长、伍长为目标对齐,站成一条直线。


什长与伍长又以队率为目标对齐,队率则看向伯长、屯长。


严格的上下层级制度,具体而微的军阶军职,使得讨逆营的每一级战场指挥官都能如臂使指调度由心,最大化发挥出部队的战斗力。


成百上千的长槊手们,每一列多达数十上百人,但却保持整个队列的前后差距不超过两个身位。


喊一便迈左脚,喊二便迈右脚,使得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有如一个个牵线木偶一般。


而他们同时刺出的一排排长槊更气势如虹,锐不可当。


原本围着讨逆营步阵的几部贼兵正在狂攻猛打,没想到对面一直消极防御的讨逆营步阵突然生变,竟然反过来朝他们发起了冲锋。


那些犹未察觉不妥的贼兵们还没来得及反应,便被卷入了长槊结成的钢铁洪流之中。


有些个战力强悍的小头目试图带领部众阻挡住长槊兵们推进的步伐,不过面对如林般的长槊海洋,便如投入几块不起眼的小石子一般,并没有激起多大的浪花。


看着自己一方猛攻的态势突然被常山兵给反推了回来,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处于阵中指挥的老羊头与另外两个头目都瞠目结舌。


几人大声呼号着,想要约束前方的部众稳住阵脚,不过他们显然高估了己方部众的能力,也低估了对手的强悍程度。


他们几个带队追了二三十里路,又在讨逆营阵前猛攻了好一阵子,那些部众早就疲乏不堪,若非受先前那些抢掠来的物资刺激,怕是连攻打的愿望都欠奉。


黑山众山头物资紧缺,即便是老槐谷中号称的精兵,也不过是能一顿干一顿湿地打发肚皮,就饭的也都是那些咸得发苦的菹菜,想要沾上荤腥那可是千年难得。


因为营养补充不足,黑山贼的训练程度也十分有限,体能那也就稀松平常得很。


他们能坚持从早上打到现在下午已经相当不容易,在先前的攻打时就已经雷声大雨点小,攻势越来越疲软。


而对面的讨逆营将士们,堪称是这个时代最为幸福的士卒。


来自后世的颜良知道一支强兵比之一大群乌合之众要重要得多,提供给将士们的待遇可以说是相当之高。


当年在白马之战时,他就拿出私人的赏金给将士们买肉吃,其后更背负上摸鱼将军的“美名”带上将士们在黄河、济水里捞鱼,为的便是增强将士们的体能。


来到常山之后,得益于此处毗邻幽并,这两处多的是以畜牧牛羊为生的牧人。


颜良便命令多加采购牛羊,其后更授意苏双等主营牲畜的商人从草原上招募了一些牧奴来,为大军蓄养牛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schildrenlibrar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schildrenlibra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