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球霸的黑科技系统 > 第三十三章 真尼玛天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三章 真尼玛天真

  球霸的黑科技系统

一共28名新秀,他们被分成ab两组,每组14个人。


李良被分到了b组,同其他27名新人来到pny中心的训练场上。


整个训练场闹哄哄的,给人感觉熙熙攘攘,现场人着实不少。


28个年轻人,外加教练、球探、工作人员、训练师,记者,百来号人分散在pny中心的正方形场地上。


光是说话的声音就嗡嗡嗡个不停。


这还是普通的训练营,等到6月份官方训练营,只会更热闹。


球员们先在训练师的带领下进行热身,跑圈,做拉伸动作。


这些动作看似简单普通,在场边已经有球探开始对球员们进行观察。


nba是世界上对抗最强、最激烈,技术水平最高的篮球联赛,任何一点小细节都能决定球员的强弱和球队的胜负。


球探工作发展到今天,早已变得细致入微和无孔不入。


这些球探一是观察球员们在做热身动作时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这两点对于篮球运动非常重要。


二就是近距离观察球员跑步时的动作习惯,因为不佳的体态和运动姿势,会导致伤病风险的增加。


李良这两点都做的很好,柔韧和协调一直是他的强项,只不过【身体素质】维度里不显示。


算是一种隐形的属性。


跑步姿势就更没问题了。


良好的协调性柔韧性,让他的跑动很舒展,不像一些大个子会僵硬。


热身很快结束,接着就要开始进行体测。


体测是进行球员评估的基本项目,身高、体重、臂展、弹跳等一系列的数据,让球探能对球员有一个客观的了解。


当然,体测并非强制进行,毕竟个人身体数据属于隐私。


有些新秀就会拒绝体测。


一部分是实力强劲名气显赫,不需要这种基础测试来展现自己。


一部分则是对自身没有太强的信心,与其暴露弱点,不如保持神秘性,用场上表现来说话。


pny中心的场地是特制的,呈正方形,两块标准的篮球场横竖交叉,形成一个十字形。


所以,场地上一共有4个篮筐,也就正好被分割成四个区域。


两个进行静态体测,两个进行动态体测。


李良并不抗拒体测。


他大大方方的进行了身高、臂展、体重、体脂、站立摸高等静态数据的测量。


测量数据没有太大的惊喜。


身高赤脚6尺8寸7,穿鞋6尺8寸9,对外可称6尺9。


折算成厘米也就是205左右。


臂展没有变化,7尺1,体重232磅,比4月初涨了5磅。


体重虽然涨了,体脂却降低了,7%,达到了很不错的程度,之前李良记得是11%。


站立摸高、手长、手宽等和过去都没有任何变化。


总的来说,李良的静态数据没有太吸引人的地方。


不过作为华人球员,臂展、体脂都没有成为扣分项,已然很不错。


测完了静态,再去动态组,进行原地垂直弹跳、原地摸高、最大垂直弹跳、最大摸高、底线折返跑和3/4场冲刺的测试。


先进行原地摸高、最大摸高和最大垂直弹跳的测验。


在飞机上完成了【弹跳】的任务训练后,李良还没有测试过自己的弹跳水平。


过去李良的原地垂直弹跳也就24英寸,60厘米左右,相当普通的水平。


如今,通过艰苦的训练(1点)和小小的任务加成(10点),他的弹跳提高了。


李良奋力一跃,明显感觉到跳的比以前高了!


“29.5英寸,布鲁斯-李。”


工作人员给出了数据,李良的原地垂直弹跳提高了4.5英寸!也就是提升了正好10厘米。


这个数据总体来说还是处于中下游水平,已经接近中游了。


接下来的底线折返跑、3/4场冲刺,李良都顺利完成。


顶尖达不到,但中等完全可以,起码不是垫底。


尤其是在横向移动,也就是螃蟹步的测试中,李良的成绩相当不错。


这很正常,他的横向移动步伐是经过多次加成的,比一些大二的新秀快速扎实。


上午的体测进行了一个小时,试训人员将所有的数据集中汇总,给现场的每一位球探、经理和记者都发了一份。


球探们坐在看台上,拿着数据报告扫看了起来。


总体来说这群新秀没有身体天赋特别惊人的。


毕竟,特别惊人的,也不会出现在这里。


基本上都是中规中矩,李良在其中不算显眼,但也不扎眼。


不属于眼珠子一瞥,就知道这货完全没希望的那种。


部分球探甚至对他多关注了几眼。


现在球探都在搞大数据,将球员的各种数据分类整合,希望能通过数据对球员进行更为精准的判断和筛选。


像李良这样的体测数据,虽然看起来略显平庸,却有点符合部分球探数据模型中的“可靠防守型角色球员”样本。


这本来就是李良做任务所追求的,数据体现出来的自然也是如此。


此时,马克斯手里也拿到了球员们的体测数据,对于李良这个关系户他稍加注意了一下。


“这小子感觉还可以,倒不像是完全来凑热闹的。就是不知道,进攻水平怎么样。”


马克斯本以为李良就是凭关系过来走个过场,拍几张照片凑个热闹,给自己加点身价。


然后他回国,争取打球机会的时候,简历中除了“ncaa总冠军成员”外,还可以加一个“在nba球队试训”,只是最终落选而已。


现在从体测来看,这个布鲁斯-李倒是有打美国职业联赛的身体基础。


体测结束以后,球员们开始在试训师的带领下,进行持球基本功测试。


所有人被分成了四组,每组七个人,在半场试训师的引导下进行低对抗的控球、运球、过人、上篮和投篮的练习。


同样是个比较简单的测试,五个试训师站在半场,充当防守人。


然后球员拿球,从中场起步,运球绕过外线三个试训师。


然后在内线两个试训师的干扰下,选择上篮或者投篮。


试训师会一边做低强度干扰,一边指挥球员做技术动作,考验的就是基本功。


这个项目李良也不怕,因为他的控运球基本功并不差。


基本的运球、过人、转身,胯下,还有传球,他都能顺利完成。


四年在肯塔基大学的刻苦训练可不是白费的。


但在系统中他的【传控能力】和【进攻能力】分值都很低。


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办法在高强度高对抗的情况下完成这些动作。


别说以nba的对抗标准了,哪怕是ncaa的对抗标准,李良都是不合格的。


没办法,天赋摆在那儿,肌肉的反应速度、爆发力和灵敏度都不行,对抗一强技术就失灵。


很多在nba赛场上球都运不稳,空位投不中的球员,如果降一两个对抗级别,到低级别联赛去打球,各个都是能突会投还能传球的多面手。


相反,一些在ncaa风生水起,技术全面的新星,到了nba却百无一用。


当年被称为“伯德第二”的亚当-莫里森就是代表,当然他主要是受到糖尿病影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schildrenlibrar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schildrenlibra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