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那年那山那人 > 38
字体:      护眼 关灯

38

  那年那山那人

杨琼三下五去二就弄熟了饭菜。吃完午饭后,她和向文就在门前的石凳旁边面对面地坐着。向文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和一支钢笔,开始听她讲有关打工的趣闻轶事。


杨琼说,我先讲一个打工妹的故事。这个打工妹与你的小表妹同名不同姓,家住白云区白云镇汤家咀村,离虎山约二十三里路。她高考落榜后,就由父母作主订了亲,男方的家很富有,听说是个万元户。谁知,出嫁那天,她走到半路上突然闻讯未婚夫意外身亡,迎亲的人又只好将她送回了娘家。由此,她成了“过路嫂”。有人私下议论说她专门“克夫”,因此再也没人敢上门提亲。饱受精神折磨的她,一气之下,离家到了县城打工。起初,她自己找了一家小酒馆端盘子洗碗。可是,没过几天,小酒馆的老板娘亲自找她做工作要她晚上“接客”,她哪肯就范,乘老板娘没注意,偷偷地溜走了,连自己的行李都没来得及带上。当天深夜,身无分文的她,偷偷地爬上了一辆长途客运车。就这样,她被带到了南方。在她饿晕街头时,一位好心人搭救了她,并托人把她送到了一家儿童食品厂做工。从此,她安定了下来。由于她心灵手巧,又有文化,很快成了自己所在车间的领导的得力助手。前不久,她被破格提拔为车间主任助理……


“你说的这个打工妹,该不会就在你们打工的那家儿童食品厂吧?”既然杨琼这么知根知底,向文估计这个桃花一定与她们在一起。


“是的。在这个厂打工的老乡,都是她先前介绍进去的。她称得上是我们的大恩人。”杨琼很自豪地说。


“那她不想回家办厂?”向文又追问。


“你问到点子上了。”杨琼越说越开心,“她就是有这个想法。这次她也同我们一道回老家了。她说我们山区农副产品丰富,很适合办食品加工厂。但她要先看看情况。说是如果有可能的话,就找区企管会的领导商量,把破旧的区食品厂重新改造成一家像模像样的儿童食品厂。如果成功的话,还可以安排一部分年轻人就业。”


“看来是个好典型。”向文乐不可支,“我相信她一定会成功的。”


“看你这高兴劲儿,如同自己已经当上了作家。”杨琼也跟着乐了起来,“今天的便宜算是被你占尽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schildrenlibrar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schildrenlibra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