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衡门之下 > 第八十一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十一章

  衡门之下

第八十一章


事情发生地出其不意,且没有太大动静。


然而一旦交了手便惊动了左右,顷刻间大批披甲执锐的精锐赶来,自园中到廊下,皆是安北都护府的兵士。


李砚因此得以顺利跑脱,一路奔入了栖迟的房中。


……


“又是一次行刺?”


房中,栖迟紧抱占儿,看着对面。


李砚跑太急,在对面坐着,犹自喘息,点头说:“他们好像是冲着占儿来的。”说着又喘口气,端起桌上茶盏喝了口茶汤,才发现那还是滚热的,被烫了一下,放下,手指紧紧抓着衣摆。


占儿哪里知道发生了什么,被哥哥抱着跑了一路还咯咯地笑,以为是在闹着玩儿,这会儿才在栖迟怀里消停下来了。


栖迟听着外面纷乱的动静,心潮起伏不定,无意识的,就将占儿抱得更紧了。


“抓活的。”外面一句冷语,打断她的思绪。


栖迟抬头,伏廷已经推门而入,身后是一闪而过的几道身影。


他已知道了。


不过走开了一下,回来就听说了这个消息。


李砚忙站起来:“姑父放心,多亏一早安排了护卫,只虚惊一场。”


伏廷眼扫过他,又看过占儿,发现的确都没有受伤,脸上冷色却没有减少,紧抿着唇不做声。


这种明着伤人的招数在他这里是不奏效的,就算是暗箭,他也做足了防范。


只是没想到在这地界上也能出事。


栖迟看了眼侄子,心疼他受了一惊,说:“叫新露在旁伺候着,你回去好好歇着。”


李砚于是乖巧地出去了。


他走了,伏廷才走过来,拉她到身边:“可有受惊?”


栖迟看一眼占儿:“你看他哪里像受惊的样子。”


“你呢?”


“我更无事,都没亲眼瞧见,如何能被惊到。”


伏廷这才松了手,还没说话,外面脚步声传来,他刚派去的人回来了。


他走了出去。


回来的人报:两个刺客被制住时企图畏罪自尽,死了一个,但另一个被及时挡住了,没死成。


伏廷一只手搭在腰后的刀柄上摩挲:“押起来,等我过去。”


众人退去。


栖迟在房中听得一清二楚,手上轻轻拍着占儿。


占儿终于累了,在她肩头歪着小脑袋睡着了。


她将孩子放去床上,出了这事,暂时还不想让他离开眼前。


再回头,伏廷已到身后,房门也合上了。


她小声说:“这情形让我想起了先前那次。”


伏廷看着她:“都护府门前被行刺那次?”


“嗯,就是那次。”


伏廷查过那事,与她想到了一处,看了看她,忽而压低声说:“那次的事我已查明,刺客不是突厥人,而是出自北地的胡民。”


栖迟早怀疑过不是突厥人,真听到这消息却还是不由得一怔:“自己人做的?”


“这要看你如何认定自己人了。”


她若有所思。


“我听说刺客的目标是占儿?”伏廷忽然说。


栖迟回了神:“是。”


“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刺杀他除了激怒你我,有什么好处。”


栖迟心中一动,觉得方才想不透的地方被他点透了。


伏廷忽而低下头,在她耳边低低说了句话。


呼吸拂过耳边,她抬起眼,看住了他。


伏廷拨一下她的脸:“放心,只要我还在,就不会让你们出事。”


……


直到入夜,事情仍未过去。


崔明度被惊动,深更半夜里仍带着一行人来了行馆。


行馆早已被守得密不透风,便是他站立的院子里也全都是肃穆冷戈的士兵。


他站着等候许久,才见到伏廷和栖迟一同过来。


伏廷军服齐整,栖迟襦裙外还挽着披帛,俱是没有入睡的模样。


崔明度上前施礼,垂首道:“皆是在下安排不周,才致使出了这事,好在有惊无险。请大都护与县主放心,洛阳距离长安不远,快马加鞭一日便可达,在下已命人送信至长安,此事圣人一定会过问。”


伏廷说:“不必惊动圣人,我自会查明。”


“事关大都护幼子安危,不得马虎。”崔明度说得很诚恳。


伏廷不语,既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反正人已在他手上扣着,肯定是要他自己审的。


栖迟也没说话,只不过是来应付一下罢了,忽见崔明度抬头看了一眼,眼神却是冲着自己,如有话说一般,又低了头。


这一眼突兀又迅速,她在心里回味了一下,不动声色。


崔明度接着将负责行馆守卫的将领叫了过来问话。


这行馆不属于哪位权贵,是洛阳城官署名下的,负责护卫的也是洛阳城的守城军士,自认是严密的,却出了这事。


确认过刺客已被捕,且再无余党,已经安全了,崔明度才开口告辞,要领着这守卫的将领回城中交给官署问罪。


伏廷并不插手,这里已被他接手,他自行负责安全,叫了个近卫相送,准备亲自去刺客那里走一趟,叫栖迟先回房休息。


栖迟与他在廊下分头,看着他大步走远,才往房中走。


新露加快脚步跟了上来,谨慎地贴到她耳边:“家主,不知是不是我瞧错了,总觉得崔世子在跟着您。”


栖迟停步转头,暗夜裹挟灯火,崔明度竟还没走,就在不远处的一丛杏树下站着,脸朝着她的方向。


“家主还是别管了,是奴婢多嘴了。”新露知道家主不喜与这崔家的世子接触,后悔说了这句,便想请她回去。


栖迟却没动,朝那里望着。


许是撞见她眼神,崔明度忽的向她见了一礼:“县主,千万小心。”说完才转身离去。


栖迟回想着前后种种,越想越觉得他古怪,招了一下手。


新露附耳过来,她低低说了一句:找时机递个话给他,就说我要见他一面。


一大早,住在行馆另一片的邕王世子慌忙离开了行馆。


据说是听说了安北大都护的爱子遇刺,还是在李砚在的时候遇刺的,吓得他担心要连累到自己头上,一大清早就安排上路。


伏廷正往关押着刺客的地方走去,两个近卫近前送来了这消息。


“大都护,可要追回来?”


“不必,与他无关。”


死去的那个,尸首他已看过,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能推断出动手干净利落,如果有这两个人在身边,邕王世子根本用不着那么害怕李砚。


不过恰好赶在他在时动手,恐怕也有让他担罪的意思。


伏廷心里有数,越有数,心越沉。


……


洛阳城中,自古繁华富庶之地,鳞次栉比的商铺一家接一家,沿着宽阔的青石大街延伸没有尽头。


街心一间鱼形商号开设的茶舍里,今日柜上的一早就闭门谢客。


刚过午,一人乘车而至,下车后,未带一个随从,独自从后门进了舍中。


柜上的躬身上前,请他入内,自己与伙计们守在门前。


这茶舍本就是富贵人才会来的地方,上有阁楼,登阶而上,往里有雅间。


四下悄然无声,走到头,唯有新露和秋霜一左一右立在门前,看到来人便推开了身后的门,齐齐垂首:“崔世子请。”


崔明度走进去,茶室小,门窗紧闭,当中一张茶座,上面已经茶香四溢。


顶级的茶汤,色泽如碧,盛在瓷白茶盏中。


座后顶上悬有纱幔,是茶舍里专为女贵客所设,此时都垂了下来,隐隐约约遮挡着其后端坐的女人身影,她身上罩着的水青披风尚未解下,清晰可见。


他站了一瞬,才搭手:“难得县主竟肯主动相见。”


栖迟隔着纱幔道:“不是崔世子暗示,我又怎会前来?”


从她踏足洛阳时便言辞古怪,更是数次以眼神和言语提醒,仿佛在向她示警,她便是想不注意也难。


崔明度僵站着,笑了笑:“说得不错,的确是我有心暗示县主。”


栖迟手抬一下,请他入座:“既然如此,请世子直言,屡次提醒,究竟为何。”


说完补一句:“放心,这里守卫严密,你可以放心说。”


他站了一瞬才跪坐下来,看着她的身影,声音骤然压低:“我只想告诉县主,行刺的目标并非是县主幼子,而是另有其人,望县主一切小心提防。”


“是么?”栖迟心中一紧,语气却还是淡淡的:“目标莫非是我的侄子,光王府的世子李砚?”


崔明度脸上闪过一丝错愕:“县主已知道了?”


栖迟握住手心。


当晚,伏廷在她耳边低低说的那句话便是:目标不是占儿,是李砚。


因为李砚抱着占儿,刺向占儿,他必然要护,届时杀了他,便可以造成他是为救占儿而死的假象。


之后就算查,也只会顺着往要杀占儿的人这条线上查,而要杀李砚的是谁,就会被忽视了。


她怎样也没想到,崔明度一开口就说了这个。


她压着心绪,接着问:“既然如此,世子一定知道幕后之人是谁了。”


隔着纱幔,崔明度的脸似沉重许多,手端起了茶盏,却迟迟没送到嘴边,沉默片刻,才道:“县主,我今日其实不该来,也不该与你说起这些。”


这句话他说得很快很急,不似他惯常温文尔雅的做派,声音都紧了许多,语气里夹杂了诸多情绪,似有不安、懊悔,甚至还有一丝畏惧。


栖迟不知是不是自己想多了,但即使刚才透露了那样一个惊天的消息给她,他也不曾像这句话这样。


“那你又为何要说呢?”她问:“之前你便几次三番来信知会我朝中情形,仿佛有意相助,这次也是,为何?仅仅是因为退了婚觉得愧疚?”


崔明度脸色一白,默不作声,过片刻,却又突兀地笑了一声,低低地:“是,我对县主有愧。”


“这话你早已说过。”


“是早已说过,但我有愧又何止是退婚。”


栖迟看着他:“何意?”


崔明度又显露了方才的模样,左右看了一眼,仿佛在看这里够不够安全一般,忽然开始饮茶,两手托着茶盏,抵在嘴边一口一口喝干了,才放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schildrenlibrar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schildrenlibra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