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穿越明朝之牧狼 > 第十一集 向朝廷讨个公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一集 向朝廷讨个公道

  穿越明朝之牧狼

第十一集向朝廷讨个公道


凝佩她们都有些奇怪地看着他,慕轩连着咳了好多声,才缓过劲来,还是将信将疑的确定一下:“你说一休大师?就是你们那什么天皇的儿子?”


斯波晴杉看着他,连连点首,说:“是啊是啊,就是后小松天皇在外生的儿子,一休宗纯大师,他自号‘狂云’,不少人就称呼他为‘狂云大师’,你知道他?”她俏脸之上那神色,分明是他乡遇知音的又惊又喜。


凝佩在一旁看着心里一紧,方才她们闲聊,说着说着就说起了姚姑娘跟清霖小师父,晴蓉说了一句:“出家的小和尚还俗娶娘子,这可真逗将来会不会生下一个小小和尚呢?”


槿儿、真伊她们都被她说得笑了,斯波晴杉却不以为然的说:“僧人不近女色,其实是中原的规矩,在释迦牟尼的故乡天竺,佛教也有派别之分,有些教派的僧人其实是可以享用女色的,佛教密宗不是有欢喜佛么?在我们那里,很多僧人都是近女色的。”


凝佩虽然对此有所了解,但此刻听到也不免有些匪夷所思,斯波晴杉于是举了一些例子。


佛教密宗吸收了印度教性力派的“大乐”思想和实践,倡导纵欲,日本的佛教发展虽然也有像新兴真言宗的空海和尚那般严禁门下僧人接触女性,甚至严禁女子上山入寺的,但更多的是被酒色财气熏染透了的荤腥不忌的酒肉和尚,像创立日本净土宗的源空和尚,虽然极力确立新的戒条,可他的弟子仍有不少人犯yin戒,其中的住莲、安乐两个弟子不但和宫廷中的宫女私通,甚至还跟宫妃白拍子龟菊、后鸟羽上皇的妃子有染,结果触怒朝廷,被处以死刑,连累源空这个做师傅的也被流放,还被迫还俗。


像净土真宗的创立者亲鸾和尚,跟着名的惠信尼结成了夫妻,总共生了六个子女,这些子女后来大多成为一寺的住持或一派的长老,他们也都像他们的爹娘一样成亲生子,发展成了有名的和尚世家。


像这样娶妻生子的高僧不在少数,却没有妨碍他们受到朝廷和幕府的尊敬。日本着名的才女清少纳言、紫式部那样的女人,也很为这些光头和尚的高贵、优美的风度动容。


看凝佩她们听得专注,斯波晴杉还特意说起了那位一休大师,他跟朝仓孝景有过交往,斯波家对他的事很是熟悉,一休和尚终身纵情女色——据说他也喜好男风,诗文之中老是脱不开“风流”二字,他曾经反复发誓要跟盲女森侍者“**三生”,他认为两人之间三生相爱、三生**不断才是真正的参禅成佛,他自信“禅”即“**”,**一夜即度百千年,**三生可超越六十劫生死。


慕轩进来时听到斯波晴杉吟诵的那首诗,题目叫“大灯忌,宿忌以前对美人”,一休和尚在他尊敬的大灯国师忌日法事前一天,还抱着女人风流快活一番,之后就有了这首诗。


凝佩觉得,自家那个前知四千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极品夫君肯定会成为斯波晴杉最欣赏的知音的,你看他被那个异国小蹄子弄得失魂落魄的样子,肯定是对她有什么想法了,也是啊,烟视媚行,我见犹怜哪哼——


慕轩此刻,却正在暗自哀叹:我那童年的一休哥呀,生生就被斯波晴杉这个小妮子给毁啦


轰轰烈烈的船工罢运和士子们的愤怒,终于让布政使衙门的官员们坐不住了,临清是直通京师的咽喉之地,这事很快就会被传到朝廷,而且不少在济南府等着参加乡试的士子听闻临清变故,居然呼朋引伴,特意跑去临清看热闹,结果这一看就走不了了,那里有不少他们的文朋诗友或家乡熟人,他们自然毫不犹豫的加入进去以壮声威,眼看形势越来越紧张,布政使衙门当即跟都指挥使衙门、按察使司衙门紧急磋商,史无前例的派出了由三司官员组成的“救火队”前往临清。


都指挥使衙门派出的是都指挥同知吴鼎义,他带着随员先快马赶往东昌府平山卫,要想调动平山卫的人马,还得由都指挥使衙门上报五军都督府,再由都督府上报兵部,在兵部没有回复之前,他只能在平山卫待命。


布政使衙门由左布政使杨庭之亲自出马,他直奔临清,同时派人传令东昌府知府赵幼翎,将东昌府的衙役民壮分出一半,由同知胡莲贤带着前往临清维持秩序。


按察使司衙门派出的是副使韩仲漾,他跟着杨庭之一起赶往临清,一路之上老是皱着个眉头,一付心事重重的样子。


这么多人齐聚临清,使得临清更加的拥挤,不过临清那些酒楼客栈饭馆的掌柜可就高兴坏了,基本家家门庭若市,客似云来,连带着不少做小本生意的都大赚了一笔,更不要说那些秦楼楚馆每天迎来送往,日夜不息了。


趁这大好时机,富世安他们赶紧打出了新的旗号:我们要吃饭,我们要经商


后来很多人都清清楚楚的记得“成化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这个日子,他们中无论是小商人、老百姓,还是后来登上仕途的读书人,抑或是身逢其事的当事者,都觉得这个日子或多或少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改变了大明朝的走向,非常有纪念意义。


一早,慕轩就带着槿儿去临清钞关,他原本想让凝佩她们在客栈等着,但凝佩说什么也不肯,因为知道他去做的是大事,她就想在他身边看着他,既然她坚持要去,晴蓉、真伊和斯波晴杉自然也不会留在客栈,于是,他们一行在小高他们几人明里暗里的护持下,来到了临清钞关。


临清钞关自从船工罢运以来,竟比之前船来船往时还要热闹,船工们原本只是静坐示威,但自从那些士子们来到之后,情况就变了,读书人聚在一起,一开始是寒暄,之后开始浅吟低唱,后来就变成了高谈阔论,反正他们身边都带着纸笔,兴致来了,就铺开纸、拿起笔就写,写了就要吟诵一番,吟诵了就有人评点唱和;而还有一些士子不忘读书备考,手拿书本,摇头晃脑的读着背着,于是,时不时就有彩声四起,动不动就是书声高亢,才只两天,这地方就成了文人们诗文唱和的绝佳之地,满眼只见四下宣纸飘飘,盈耳就闻八方书声琅琅,有些人带的纸张用完了,信手就往临清钞关的墙上柱上涂抹,一时之间,墙上柱上都是诗词文章,装点得整个临清钞关就像是座文字堆砌起来的关隘。


不过今天,这里经过了一番修饰,那些宣纸依旧飘飘,但士子们不再高谈阔论,吟诗作赋,他们都非常安静的等着,等着传言中那位死而复生的同知千金露面,船工们更是肃静,因为今天,他们是即将上演的这一出戏的最佳配角。


临清钞关对面修起了一座临时的高台,高台后连着一户人家的后门,槿儿就在门里站着,透过高台上挂着的布幔缝隙,她看见了很多陌生而充满期待的面孔,一颗心不由得“怦怦怦”跳得飞快,其实慕轩早就跟她说过她现身后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也告诉她可以不必亲自出面,但她想要亲自为爹爹洗刷冤屈,毅然决定面对那种种无法预料的后果,慕轩也为她的一片孝心激赏,决定亲自到台上守护她——在楚同知的冤屈没有洗刷掉之前,来自任何一方的敌人都可能存在。


“准备好了吗?”。慕轩低声问一句,关切的目光让槿儿心神一荡,她只觉胸腹之间暖暖的,一种莫名的酥软感觉由眼眸直透全身,俏脸上不由微现红晕,她轻咬贝齿,点首“嗯”了一声。


慕轩说:“那咱们上去吧”他当先上台,槿儿听到“咱们”两字,心中那点犹豫踟蹰顿时烟消云散,看着前面这个男人宽宽的背影,她义无反顾的迈步跟上:只要有这个男人在身边陪伴着,即便是刀山火海,我楚槿儿也愿意去闯一闯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schildrenlibrar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schildrenlibrar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